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本报讯(通讯员 刘姝辰) 12月22日,“侨批文化”厦门侨界座谈会在团结大厦召开,活动由厦门市侨联主办,思明区侨联承办,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思明区华侨历史学会、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协办,旨在深入挖掘、宣传侨批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学术、文化和经济价值,保护和传承“世界记忆遗产”。
福建省侨联副主席林俊德,厦门市侨联主席陈俊泳分别致辞,邓飚副主席做总结发言。
林俊德寄望专家学者和侨联工作者,要争取在包括侨批在内的华侨华人领域课题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多出研究成果。他表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传承爱国主义精神,要借助高校研究力量,互相交流,讲好侨批中蕴含的中国故事,发挥侨联纽带作用,让华侨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展现与传承。
陈俊泳表示,市侨联、思明区侨联主动牵头或积极协助做好侨批收集、整理、出书、推动立法等相关工作,同时协调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及民间收藏人士等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追寻历史印记,传播侨批文化。各级侨联组织要以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开展侨批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开发、利用工作,追寻历史记忆,传播侨批文化,传递家国情怀,为厦门的侨批研究贡献力量。
邓飚认为要重视侨批征集和保护,给侨批找一个安稳的“家”;要利用民间力量,征集海内外各处侨批;要规范侨批管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保护管理侨批;要加强文化宣传,让社会更加了解侨批。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焦建华从侨汇历史研究角度作主题发言。刘伯孳、林南中、沈慧芬、林翠茹、颜达成等与会专家学者也分享了各自在侨批收藏、研究方面的成果和感想,积极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