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发布时间:2023-12-15作者:林宝卿来源:寻味晋江点击量:36080鹭风报1640期08版 副刊
何谓乡愁?乡愁就是怀乡恋土,从文化心理看,就是人们最美的“恋母情结”。人们眷念乡土,因为乡土有妈妈的气息,无论你的家乡多贫穷,无论你的妈妈多么丑,“儿不嫌母丑”,不嫌家乡穷,因家乡的土地融合了祖辈的骨血,有生你养你的父母亲,有看不完、用不尽的绿水青山……人们对故土总是充满着无限的眷念,那一抹乡愁,总涤荡在心中。乡愁是忧伤的,也是温暖的;是怀旧的,也是憧憬的。
闽南人的乡愁积淀很深,由来已久。因闽南人从中原几经迁徙辗转到东南海陬定居后,随遇而安,和原住民古百越友好相处,渐趋融合,共同开发这块宝地,珍惜和谐、安定的生活。
同安、惠安、南安、平和、长泰等地名,说明闽南人热爱家乡的山水,渴望安定、幸福的生活。但由于闽南地区人多地少,大多是丘陵,所以只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以海为田。他们迫于生活,只能远离故土,过台湾、下南洋,向海外其他国家开拓,寻找新的生活和发展空间。正如晋江流传着番客(到南洋的华侨)出洋时的歌谣:“唱出番客过番歌,流落番邦无奈何,离爸离母离某囝(妻儿),为了家穷才出外,亲像(好像)孤儿插人群,做牛做马受拖磨,阮厝某囝一大拖(我家妻儿一大群),勤俭趁(tan:赚)钱不甘开半瓜(不敢随便花半分钱)。”这就是早期到海外拼搏的游子心声。
他们在海外拼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仍“离家不离祖,离乡不离土”,牢记家人、亲人的叮嘱,敢拼搏、勇开拓,勤俭节约、忍气吞声,把辛苦钱、血汗钱积蓄下来寄回家乡养家糊口、报答桑梓,为家乡兴土木,兴办教育出力,这体现出他们的仁爱之心、爱国爱乡之情的高贵品质。
从泉州石狮华侨民房楹联,可看出华侨眷念故乡,热爱祖国的赤子情怀:“谋生菲岛游子意,尚志祖国侨胞心。” “涉重洋心怀祖国,离乡梓眷念家园。”
“番爿钱,唐山福”
“番爿钱,唐山福”,这是一句闽南俗语,即海外华侨把辛苦赚来的钱给唐山的闽南人造福。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迫切希望家富国强。“番爿”是南洋,“唐山”是海外华侨对祖国的称呼。华侨在海外自称为“唐人”,因唐朝是中国兴盛时期,唐人聚集的街道为“唐人街”。
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嘉庚先生17岁就到新加坡创业,一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后来成为东南亚有名的“橡胶大王”。1913年开始,他在集美先后创办了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学校,使集美今天成为饮誉四海的百年学村,真是“学在村中,村在学中”,沐浴着天造地设的自然风光和巧夺天工的侨乡风情。1921年,他又创办了厦门大学,从1921年到1926年中,他亲自主持,兴建了现在被称为“嘉庚建筑”风格的群贤楼、映雪楼等,一直到抗日战争,陈嘉庚先生毁家纾难、捐输出力、卖大楼、募集善款,仍无法维持厦门大学的费用,他才把厦大交给国家。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就是闽南华侨、福建华侨甚至是全国华侨爱国爱乡的丰碑。
抗日战争时期,在交通几乎断绝、音讯全无的年代,海外侨胞仍想方设法通过民间渠道寄回侨批。“侨批”不仅是记录华侨移民史、创业史的珍贵文物,也是反映闽南传统文化爱家、爱乡的物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侨批”可以说是唐山闽南侨属的救命钱。
为了让“唐山”人过得更幸福,让“唐山”的建设更加美丽、昌盛,无数华侨企业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祖国改革开放到现在,不断地办学校、修水利、建医院,他们把造福桑梓视为己任。正如印尼著名华侨企业家林文镜先生所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能置家乡贫穷落后于不顾,否则就是失职,就是人生的失败。”
前些年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重建分校,闽南籍马来西亚华商李深静捐了三千万,慷慨解囊,兴办教育事业。
海外华侨中有一些非企业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赚钱寄回唐山,养家糊口,他们辛苦拼搏,同样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献出毕生精力。厦门大学中文系退休老教授黄炳辉的父亲黄则滋就是其中一位。
20世纪30年代,黄则滋告别妻儿,远渡重洋,前往菲律宾教书谋生,微薄的薪水除养活国内一家七口外,还在学校献爱心,资助四位贫困生。他尽量节省开支,不敢随意花一分钱,屡次克服思乡的念头,舍不得买船票回乡探亲。1960年他因病长眠于那牙道山,享年60岁。他生前因任教于那牙华文中学,一世清名芳骨,当地商会为他立碑,铭刻着:“清源之山苍苍,浯水之滨茫茫,魂兮不得归故乡,客于斯,教于斯,瘁骨于斯,春风桃李,永护幽宫。”
1992年,黄炳辉应邀赴菲律宾的亚典耀大学讲学,为期两个月,他借机祭奠先父。遂舒胸臆于笔端,在菲华文报上刊文《奔悼那牙亡魂》,也正因此文使他和菲律宾侨领陈永栽结“墨缘”。
陈永栽不仅是商业巨贾,还敏学好知,年少时曾就读于那牙的华英中学,黄则滋当时担任校长,常为他“开小灶”,讲授中华文化。半个多世纪后,陈永栽偶然读到黄炳辉的文章,盛情邀他留菲当私人老师。从此黄炳辉开始了长达13年的菲律宾生活,传播中华文化之帆就此起航。在菲13年中,黄炳辉曾陪陈永栽访问北大、中国人大、厦大等高校,与陈永栽著书立说,因此被称为“在菲传承中华文化的使者”。黄老师父子两代在菲律宾传播中华文化,堪称美谈。
民俗节日是维系乡愁的纽带
人们说,母语永远是我们最深的乡愁,谁失去了自己的母语,谁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了自己的精神本源。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带去自己的母语和文化,被称为“福建话”的闽南话成为东南亚华侨通用语言外,还让闽南文化不断地融入当地文化。
保留汉唐古音的闽南话和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像一座大磁场,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浓浓的乡音溢出深深的亲情,传统的民俗节日维系着闽台及世界各地闽南人的乡愁。
移民海外30多年的美籍华人吴一平说:“海外华人以多种形式寄托乡情,端午吃粽子、举办传统的龙舟赛等活动,已成为世界性节日,每逢民俗节日,就要对下一代讲节日由来,加深他们对祖(籍)国、对家乡的了解。”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是他们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节日,“八月十五食番薯芋”这句俗语,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华侨中传承着,在祭拜“月娘嫲”时除月饼外,地瓜、芋头也是祭品,这蕴含着对祖地的眷念,对家乡的牵挂。因为当年他们就是“吃着番薯芋”漂洋过海、走南闯北去谋生的,这份乡土情永记心中。
闽南华侨总盼望着过年过节跟家人团聚,跟乡亲们共庆。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精神寄托,是身份的标志。平时忙于生计,团聚机会难得,因此在华侨中流传着“二八好行舟”的俗语,农历二月和八月都是较好的行船月份。气候适宜,密集台风已过,虽然从东南亚各国到闽南来回一趟要在风浪里颠簸一个月,且厦门当年是海防前线,必须在汕头登陆,再转乘汽车回闽南,旅途的辛苦可想而知。闽南华侨不怕困难,往往会选择这两个月回故乡探望亲人。选择八月的多些,因八月正逢中秋节。明月维系着海内外的亲情,“天上月圆,人间团圆”,这也是海外游子思念故里的情怀。故乡是心灵的归属,生命的源流,尽管岁月改变,怀念依旧。
闽南春卷
家乡美食牵动着游子的乡愁
讲到家乡的美食,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孩提时祖母、母亲在各种民俗节日里,为我们精心制作的食品和老师傅制作的闽南美食。有些老手艺制作的食物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渐渐消失了,这实在令人遗憾!这些美食是老一辈乡亲研制出来的,蕴含着牵挂和眷念,他们见物思亲,会引起无限的感慨。传承传统美食,也是今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得有一年,我到马来西亚婆家过春节,全家廿九暝的围炉(年二十九晚上吃年夜饭)、初九供天公(祭拜老天爷,正月初九传说是玉皇大帝诞辰)、十五上元暝(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吃汤圆)等民俗节日的食物、祭品与闽南大同小异。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祭品更古早味,祭拜的形式和规模比闽南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拿“初九天公生”来说吧,那天晚上,我看到了祭拜的全过程。婆家和当地的华人,在初八夜就开始设案摆供,家家户户在门口的供桌上陈列祭品,五颜六色,琳琅满目,最引人注目的是家乡的古早味——年糕、发糕、红龟、榜舍龟(永春人庆生或祝寿时馈赠亲戚朋友的美食)等一项不少。这说明闽南华侨离开家乡到异国他乡定居后,对家乡民俗节日的祭品及美食永记心中。当然祭品中还有三牲,如整头的烧猪,以及当地的甘蔗(据说抗日战争时期,人们躲在甘蔗园里,才逃过日军的掠杀)。直到晚上12点整,初九到了,我们一家大小默契地点蜡烛、烧香、膜拜,接着整条街燃放五颜六色的烟花,真是热闹非凡!
我婆家的亲人为了回永春祭祖,寻觅家乡的美食和参观家乡的变化,于1998年和2018年两次组团到福建旅游。两次都交代旅行团负责人要安排他们到厦门南普陀吃素菜。南普陀的素菜闻名海内外,它的素雅和清淡赢得人们的喜爱,让人们在舌尖上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从厦门、永春、南靖、永安、沙县、武夷山一路走,一面欣赏家乡的巨变,一面品尝了各地的美食。本土的炒面线、薄饼、五香、白灼章鱼、韭菜盒、蚝仔煎等美食加深了他们对家乡的怀念。
我曾听说过厦门老华侨用保温瓶小心翼翼地装着厦门炒面线回南洋的故事,也亲眼看过我厦门的亲戚用保温罐(里面放冰块)装着“正港”的土笋冻,配上酸醋芥末芫荽拿到香港请朋友品尝。这种对家乡美食喜爱的真情,让我十分感动。
家乡的美食牵动着游子的乡愁,通过“舌尖”走进人们的心里,传递着它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
闽南人的乡愁,数不完、说不尽,把它画在画里、写在诗里、唱在歌里、融在血里、枕在梦里……也不为过。
(作者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闽南语言与民俗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