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赵碧辉寻根合影
近日,来自马来西亚的赵碧辉女士回到同安区五显镇布塘村,踏进魂牵梦萦的赵厝祖祠,与赵氏宗亲们焚香祭拜。
“赵厝列祖列宗在上,今有马来西亚槟城赵氏宗亲赵碧辉前来认祖归宗……”庄重的祭祖文声中,红砖古厝见证了这个跨越时空的团圆时刻,手中紧握的温度传递着血浓于水的牵挂。这是六旬华人赵碧辉期盼已久的时刻。
赵碧辉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同安家庭,虽从小未接受过华语教育,却依然讲着一口地道的闽南话。这段寻亲故事与以往寻亲故事的不同之处在于,赵碧辉的祖辈作为“高知”赴南洋工作,而非随宗族乡亲下南洋务工。更让人欣喜的是,其祖辈离开家乡时随身带有赵氏族谱,并且在海外安家立业后,详细记录了后代及支系,这为后人的寻亲之路指明了方向。
“我是侨三代。”赵碧辉用夹杂着同安话的英语动情地讲述,“清末民初时,我的祖父在鼓浪屿的外国领事馆担任翻译律师,后因事业发展需要,辗转菲律宾、新加坡等地,最终定居马来西亚槟城从事律师职业。当时,他一直把为当地华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作为非常重要的事情。”据她讲述,她的父辈分散在世界各地,事业和家庭都有很好的发展,但都有一个回家乡寻亲寻根的心愿。遗憾的是,几年前,赵碧辉的父亲带着这个未完成的心愿离开了。此次回来寻根,既是帮助父亲达成临终前的心愿,也是为自己圆梦。“这几年,我一直守护着父辈留下来的族谱分支,寻根问祖的初心从未动摇。”
今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赵碧辉得知同安区华侨历史学会会长庄志鹏正在马来西亚出差,她立即前往求助。经过深入交流,庄志鹏惊奇地发现,这场寻亲早在两年前就已有结果,寻亲的成果正在家乡等着亲人回归。
原来,2023年5月赵碧辉初次与同安区侨联联系,但彼时她并未对寻亲问祖抱有太大希望,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当时,同安区侨联接到求助信息后根据其提供的族谱资料展开实地走访和考证,最终确认其祖籍地为同安区五显镇赵厝自然村。这个如今仅有200余人的赵氏村落,熟识家族文化的人不多,但在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赵氏委员会的协助下,双方通过反复比对族谱、考证先祖墓冢地点及派系,确认了血脉渊源。然而,由于语言障碍和沟通渠道不畅,同安区侨联未能及时联系上赵碧辉,因此,这一喜讯传到赵碧辉耳中,已是两年后。
祭祖当天,赵碧辉把父辈保存多年的族谱分支原件送给了布塘村的宗族。赵厝宗亲族谱缺失的那部分在海外发展一个世纪后回到了原乡,如同游子历经漂泊终回母亲怀抱。
“故乡的山水、街巷,承载着我们家族最纯粹的记忆,一定要让子孙后代亲身感受这份来自血脉深处的羁绊。”赵碧辉表示未来将带领家族成员回家乡来探亲、旅游、投资、创业,也希望乡村的风貌和文化能更好地保护传承,让这抹“乡愁”成为更多海外华人的情感纽带。
近年来,马来西亚华人掀起了一股回乡寻根的热潮,他们带着泛黄的族谱、珍贵的家书和口传的记忆,沿着祖辈南下的足迹,踏上这条跨越世纪的寻根之路。同安区侨联始终秉持“为侨服务”的宗旨,持续深化“心系桑梓”品牌活动,助力更多海外侨胞实现“跨代寻根”的夙愿,这条连接海外游子与故土的文化纽带,正在书写更多动人的同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