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副刊 / 新闻详情 < 返回
赏中秋明月 品闽南文化

发布时间:2023/09/26作者:林宝卿来源:点击量:14794鹭风报1629期07版 文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与春节一样,是个团圆节。因中秋的月亮最亮最圆,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到它。

       但广阔世界的大月亮,都比不上我们故乡的小月亮。人们说,有家的地方,有亲人亲情的地方才是人间天堂,“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故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说法。

        “每逢佳节倍思亲,何人不起故园情”,有些东南亚华侨、港澳台同胞平时忙于生计,只能盼望着传统节日能返乡跟家里亲人团聚。俗话说“二八好行舟”,农历八月密集的台风已过,又正逢中秋节,中秋的明月维系着海内外的亲情,这也是海外游子思念故乡的情怀。故乡是心灵的归宿,生命的源流,尽管岁月改变,怀念依旧。

       有人说,中秋节是思乡节。是的,对于那些背井离乡的游子,望着一轮明月,会生起“天涯共此时”的乡愁,这是人之常情,当年李白不就是坐在井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吗?

       记得有一年中秋节,我们在美国和儿孙们共度佳节时,一位美国华侨跟我说起了一个中秋节的故事。某一年中秋,他们公司的美国同事特地跑来半开玩笑地问他:“今天是你们中国的月亮节,你准备到屋顶上跳舞,还是待在院子里烤肉?”这位华侨回答说:“中秋节对于我们这些客居他乡的中国人来说,既不是跳舞的日子,也不是烤肉的日子。”那位同事说:“节日是大家开开心心,应该没有烦恼才对呀。”

        “是的,他确实不懂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特殊情怀,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人,只好放弃中秋佳节与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所以宋代词人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他的诉说使我想到了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赤子心、中华情。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西雅图出席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时,适逢中秋节将近,会议即将结束时,他引用张九龄名句“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对侨胞们说:“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我们这次来美国,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家乡的月饼,这是祖国人民的一点心意。”真是一盒月饼,心意万千。

        闽南人把太阳说为日头、日头公,把月亮说为月娘嫲(ma,即奶奶、婆婆之意),月娘嫲被视为孩子们的保护神,中秋晚上祭拜月娘嫲,除了祭拜水果、月饼外,还有“八月十五食番薯芋”这句俗语在台湾地区、东南亚国家传承着,所以地瓜、芋头也是祭品。这蕴含着对乡土的认同,对祖地的眷念,对家人的牵挂,因为当年他们就是“吃着番薯芋”飘洋过海,走南闯北去谋生的,这份乡土情永记在心中。

       在祭拜月娘嫲时,孩子看到如玉如盘的一轮明月,高高挂在万里无云的天上时,有时会好奇地用手指着月亮,长辈们马上叫小孩虔诚地祭拜,说要敬畏月娘嫲,不能用手指。奶奶、姥姥在祭拜“月娘嫲”时,口中还小声念着:“月娘月光光,保庇阮囝孙(保佑我们的子孙),好头毛(好头发),好嘴齿,食精肉,勿会窒齿(吃瘦肉,不会塞牙缝)。”奶奶、姥姥们对着月亮祈求子孙健康平安成长,长出一头黑发和一副好牙齿。

       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娘嫲赐给闽台普天同乐的博饼习俗。一盒中秋饼63块大小不同,分别代表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等,全家大小在中秋明月下围一桌博饼,六粒骰子掷出了一家人的欢乐,一屋子的温馨。就像闽南方言歌谣《中秋博月饼》唱到:“中秋月圆像明镜(gia),照到四界光焱焱,(照到四处亮堂堂),博骰仔(dao,a)嚷甲大细声。阿公博着状元饼,博了分互逐个食(分给大家吃),孙仔双手拿着饼,共伊阿公说道谢。”后来因月饼吃得太多,怕上火,所以有的把月饼换成日常用品。

        “博饼”来源说法不一,“郑成功说”比较可信。郑成功有个部将叫洪旭,当时带领部队作战。到了中秋节,将士们思念家乡,于是洪旭发明博饼游戏来缓解思乡之情。此游戏虽然在《厦门志》找不到记载,但在清康熙年间高洪乾等撰的《风土志·汉人风俗·岁时》里。见到了历史上台湾博饼习俗的记载:“是夜(中秋),士子递为燕饮赏月,制大面饼,名为中秋饼,以红朱书一元字,用骰子掷出四红以夺之,取闺夺元之意。山桥野店歌吹相闻,谓之社戏。”这段文字的描写与厦门的博饼游戏大致相同,也许是明末清初由郑成功的军队传到台湾地区的。厦门史书上虽没记载,但这一习俗一直盛传不衰。

       后来日本侵占台湾,非常仇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秋博饼民俗在台湾地区销声匿迹。随着两岸的深入交流,博饼习俗已经恢复,两岸共续中秋博饼文化情缘。

       博饼游戏是古文化的遗存,不仅带给人们欢乐,而且能激起人们的进取心,现已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向闽台各地、东南亚国家等传播。

       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用不同方式庆祝中秋节,这一天也被视为“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大好日子,月下老人的传说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人情味,以及中国人民对月亮的无比崇敬。花好月圆中秋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我们共同的美好祝愿。

(作者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下载鹭风报1629期07版 文化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