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新闻详情 < 返回
海外学习 为国出战: 网球女孩郑钦文

发布时间:2022/07/29作者:金钟来源:《人物》杂志点击量:24752鹭风报1572期07版 人物

       19岁的网球运动员郑钦文,迎来了她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第一场比赛。

       在刚刚过去的5月,郑钦文打进法网16强,对战世界第一斯瓦泰克,在这场比赛里,她抢七、逆转、受伤,又撕掉绷带,重回赛场,贡献了一场动人的比赛。也让更多人认识她,看到她的自信、坚韧和大心脏。

       对网球运动员来说,适应硬地、红土和草地等不同场地,是他们职业生涯中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年轻的郑钦文,现在还是一棵小树,需要经风历雨。

07-1.jpg

傲骨之战

       这是一场落败者会被深深记住的比赛。

       2022年5月31日,著名的罗兰·加洛斯球场,法网公开赛女单比赛,这一天的对战双方,实力看似有些悬殊。

       一方是斯瓦泰克,21岁的波兰选手,现役世界第一,被认为是有断层优势的种子选手。赛前,斯瓦泰克正处于极佳的竞技状态,之前的一个月未输一盘,已经维持31连胜的战绩。另一方,是中国小花郑钦文,今年19岁,最近两年世界排名从700开外上升到了74。这场比赛前,一些观众对她尚不熟悉。

       首盘比赛,郑钦文以0-3落后,被逼到绝境,对手的胜利近在咫尺,但她多次奋力救球,把比赛拖入抢七,最后完成逆转,拿下第一局。这已经给了所有人惊喜——状态极佳的世界第一,一个月未失一盘的金身已破。

       第二盘,郑钦文状态明显下滑,速度慢了下来,有好几次网前的机会没有抓住。这一盘中途,她申请医疗暂停,在大腿缠上了绷带。很明显,她的跑动受到了影响,最终以0-6败下阵来。

       第三盘开局,她的状况仍未好转,丢掉一分后,她做了一个让人意外的举动——拆掉了赛会医生刚刚为她裹上的绷带,回到球场,继续战斗。这个动作如此坚决,点燃了观众。

       落后,救球,抢七,叫停治伤,最后拆掉绷带,这是这场比赛最动人的时刻。有媒体评论说,“当比赛进行到此刻,郑钦文是输、是赢已经无关紧要,她已然让所有网球界的人都意识到,一位来自湖北的、有天赋、有斗志的19岁中国女孩来了,她将在WTA舞台大有可为。”

       第三盘,最终还是以2-6输掉了比赛,她已经尽了全力。

       是在比赛后,大家才知道郑钦文状态下滑的原因——在腿伤之外,她还正经历着剧烈的腹痛。“最主要的还是我肚子太痛了,我没有办法对抗自己的生理本能。我在场上努力做到能做的最好了,但疼痛一直都在……”

       但不管怎样,疼痛没有成为她输球的理由、放弃的原因。

       在赛后的采访中,当被问到既然那么痛,为什么不退赛,她说的是,“你可以去输球,但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输球。”所以她选择撕掉绷带,告诉自己要拼到底。

       当被问到,知道要和世界第一打比赛是什么心情,她的回答是“兴奋”:“因为我想,终于有跟世界第一交手的机会了。”这是珍贵的第一次,因此她不退赛,想看看对手能做到哪一步,“不管怎样都要拼下去,看看在绝境中我还有没有机会,这就是我在场上秉承的信念。”

       也因为这场“傲骨之战”,她到达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最好成绩——世界排名第46位,进入了世界前50。这也是中国网球史上的最年轻记录。

07-2.jpg法网战胜哈勒普后,郑钦文在转播镜头上留下了自己的签名


Fire

       法网匆匆一瞥,令一些中国观众印象深刻:一身古铜色的皮肤,英语流利,镜头前谈吐自如,在强悍的身体条件之外,她还掌握了纯熟的网前放小球技术——这位19岁的年轻球员,已经是国际赛场上标准职业球员的模样了。

       郑钦文的经历,或许是新一代网球运动员的一个样本——从6岁开始打网球,这始终出自她的兴趣。她从小就接受职业化、国际化的训练,自主选择,不走弯路。

       她是湖北十堰人,2002年出生,她的父亲郑建坪曾是一名田径运动员,她也很小就开始尝试各种运动。一个原因是,她小时候身体不好,常生病,父母希望她更强健。

       网球并非他们最初的选择,最早,父母送她去打的是乒乓球,练了两年,教练告诉郑钦文,她打乒乓球很有天赋。但那时她已经有了主见,觉得乒乓球台子太小,受限。又去试了羽毛球、篮球和网球,最后选择了网球,“我了解到网球有很多场地,硬地、红土、草地,因为它会有很多变化,这个非常吸引我。”

       郑建坪意识到女儿越打越好,应该接受专业的训练,坚持送她去武汉。

       开始专业训练后,在国内,郑钦文换过三任教练,这三位都执教过李娜——很多人认为,郑钦文对教练的选择,是很明智、很成功的。

       她的第一任教练,是李娜的启蒙教练夏溪瑶,李娜在自传《独自上场》里写过,夏溪瑶性格很好,是个嘻嘻哈哈的人。在夏溪瑶手下学了一年,她又被送到了湖北省队的余丽桥教练门下。

       余丽桥风格硬朗,出了名的严格。当时郑钦文受训的强度很高,每天上午上学,下午则是雷打不动的三个小时或三个半小时训练。受益于这种严格,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一个运动员的天分、特点,性格与心智,往往在年少时就有了雏形。

       强烈的进攻欲望,始终是郑钦文最大的特点之一。武汉网球队主教练谢纯也指导过郑钦文。

       后来郑钦文与IMG(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经纪公司)签约,到美国的网球学校训练,也因为这种强大的进攻火力,被取了个小名叫“Fire”。

       这次的法网比赛中,她也展现了强大的进攻能力——首轮正赛,她一发得分率95%;第二轮,打出了27记制胜分;第三轮,一发得分率100%,九局比赛一局未失。

       在儿时同样已经很明显的,是她稳定的心智。八九岁离开家,到武汉训练,训练扎实,不打折扣,从不偷懒。性格也不娇气,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过了10岁,她已经开始出成绩。10岁拿到了耐克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赛武汉站U12组的冠军;11岁,在耐克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赛总决赛拿到U12的单、双打冠军;12岁,拿到了欧洲青少年网球巡回赛14岁组别的女单冠军。练网球第4年,她已经在国内和国际赛事中都拿到了冠军。

       对赢的渴望,在她成长的过程里多次被点燃。或许最有力量的一次,就是2011年,这一年法网,李娜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当时郑钦文9岁,正在武汉训练,她记忆里,那天就是全国球迷的节日,对她来说这还意味着更多,“李娜特殊的地方在于,她是第一人。那时候我就想,原来亚洲人也是可以拿到大满贯冠军的。”这之后,大满贯冠军也变成了她的梦想。


冠军的心

       接下来的一次美国之旅,继续锚定了一颗冠军的心。2013年,郑钦文已经拿到了国内同年龄组的冠军,她父亲想看看,她在世界同年龄段是什么水平,于是带着她去了美国,参加了一些比赛,那时候她发现,自己和世界顶级的同龄球员,相差并不是那么大。这给了她信心。他们也意识到,她应该要开始接受更先进的训练了。

       很快,她遇到了另一位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卡洛斯曾执导过李娜,帮她拿下了2014年澳网冠军,还执导过网球名将贾斯汀·海宁,她曾7次获得大满贯冠军。

       这之后,郑钦文在北京的网球学校跟着卡洛斯训练了4年。这4年她的改变是巨大的,训练体系与国际接轨,目标明确,不走弯路。

       卡洛斯教给她的,不仅是这些。同样重要的,还有网球之外做人的道理。要成为世界级球员,她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比如在网球场上,不会一直顺风顺水,但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对方(包括教练和对手);网球也不是一项打得好才能赢球的运动,打得不好的时候,也会有赢球的机会;除此之外,她还需要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每一天,她都会接受90分钟关于技巧、战术和心态的训练。

       4年后,郑钦文16岁了,在青少年赛场上她表现不错,参加过法网、温网、美网的青少年组比赛,都打进过16强,最好的时候,她拿过世界排名第4的好成绩。

       青少年时期即将结束,她离开了卡洛斯——应该去到真正的竞技舞台了。


新秀墙与海外训练

       从青少年过渡到成人赛场,从来都不容易,以至于体育界甚至有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它——“新秀墙”。新一代的年轻运动员,越墙之难,除了职业本身之外,还叠加了疫情的影响。网球是一项商业化程度极高、比赛密集、需要频繁跨国旅行的项目,而疫情曾在一段时间内导致比赛中断,并影响了人的出行。

       真正的突破,就是在接下来发生的。

       郑钦文的妈妈在多年前就辞了职,一直陪伴她训练和比赛。2019年底,她们决定去西班牙训练,经过几番辗转,她妈妈联系上教练佩雷·里巴,他刚刚退役不久,最高世界排名到达过69。双方接触了一段时间,正式开始合作。

       对于一个正在转折期的选手来说,这种训练是相当珍贵的。她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这样超强度的训练了:每天上午两个小时的网球训练,再加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下午再来两个小时的网球训练,周一到周六,每天如此,持之以恒,从不间断。

       佩雷·里巴是一位很有耐心的教练,他教郑钦文如何变得更稳定,而不仅仅是侵略性,“以前有很多人告诉我这些,但他是唯一一个有耐心每天向我重复这些的人,直到它到达我的脑海,并自然而然地出现。”

       半年多的训练后,2020年8月,网球比赛终于恢复。当时郑钦文的世界排名是第630位。

       之后的一年多,她一共参加了近30项比赛,这个数字意味着她几乎没有休息。

       为了降低感染新冠的风险,她的团队选择开车出行,在广袤的欧洲大陆上辗转,去过德国、意大利、捷克……最远的一次,光在路上就花了22个小时。“想起来这简直不可思议,我在车里待了一天半,仅仅是为了打一站比赛”,这种不易也让人更渴求胜利,“我不想在首轮就被淘汰,接着再开22小时回家。我想取得一些成绩,不让这些辛苦白费。”

       当然,命运也回馈了她。2020年8月至今,她的排名上升了近600位。在WTA(国际女子网球协会)官网上,有一篇文章这样形容她,“郑的心态和战斗力,是在路上磨练出来的。”

       郑钦文还很年轻,她认为年龄意味着机会,而她需要的是努力、谦逊和耐心,等待成功到来的那一刻。

下载鹭风报1572期07版 人物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