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侨星起落 侨情不变

发布时间:2021/09/03作者:本报记者 林希来源:点击量:6610鹭风报1528期03版 专题

       福建省厦门侨星化工厂1958年成立,1960年至1978年间,先后安置印尼、越南等国归难侨800多名。曾被福建省侨办确定为安置归难侨的生产基地,是带有事业性质的企业单位。作为有着54年历史的老国企,侨星化工厂曾经很辉煌:在效益最好的年份,曾连续6年年均上缴税收上千万元,是厦门市纳税大户,其所生产的“海燕牌”味精、“厦华牌”啤酒是国优、部优、省优产品。

       2003年,为服从厦门市政府旧城改造规划要求,侨星化工厂实施了工厂整体搬迁、人员安置分流。目前名称为福建省厦门侨星实业总公司,经营业务为房产租赁及物业管理,隶属于福建省华侨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前身为福建省侨办华侨企业管理局,1997年成建制转制成福建华侨实业集团公司,2004年划转直属省国资委管理。

       从1958年到2003年,侨星风风雨雨45年。侨星的历史,是归侨侨眷为爱国主义激情所驱策的奋斗史、贡献史……它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沧桑巨变。

03-1.jpg

大跃进时期的激情创业

(1958)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58年,整个中国都洋溢着大干快上的巨大热情。陆续回国的归侨响应祖国的号召,采取“以工代赈”方式,一方面进行生产自救,另一方面融入祖国建设大潮中。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三个马来西亚归侨王明源、王庆辉、吴信义集资500元,聘请陈尔加、林承祥两个技术工人,在菜妈街租了一间民房作“厂房”,开办“五三化工社”。“五三”意思是五个初创者中有三位归侨。当时味精、酱油还很稀有,具有很大市场潜力,他们就选择了味精、酱油作为发展方向。

       虽然没有生产经验,没有生产工具,但他们拥有热情、智慧和努力,一切都能从无到有。研读从国外带回来的制造味精的技术书籍,大家一起想办法,不断试验摸索,四处取经。

       当时味精生产采用酸法分解蛋白质原料提取谷氨酸钠。创业者们用坛子代替分解罐,用盐酸分解面筋,得到谷氨酸钠溶液,经过脱色、过滤,制成一种淡色酱液,就是味液,也叫化学酱油。如果再用煤球炉进行加温蒸馏,最后便得到固体味精,需要用铁锤敲碎,研磨成粉,方能上市。就这样因陋就简,制出第一批味精。全年只能生产67公斤,但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欢迎,一斤卖到几十元。


干劲冲天的番仔厂

(1959-1961)

       后来,这个小作坊资金周转困难,销路也成问题,正好赶上大兴“全民办厂”之风,厦门市侨务局、侨联各出5000元接手。印尼归侨蔡时志被侨务局从古台农场抽调来组建扩厂,还吸引尤峇菊、尤金联、曾永祥、黄永川投资参与。1958年9月,五三社更名为“侨星食品厂”。“侨星”之意是华侨之星。

       当时,厦门市侨务局本着“以侨济侨”原则,拨出救济专款,创办、扩充了一批生产性企业,安置归侨、侨眷就业。1959年初,侨星食品厂被市侨务局列为安置企业,除组织一批集美侨校毕业生、厦门盐场工人就业外,又吸纳新、老归侨充实进来;还派进共产党员主持生产以加强管理,同时拨入救济款进行扩建。

       1959年底,印尼政府推行歧视、排挤华侨政策,制造了大批难侨。当年,厦门市侨务部门接待安置的贫难侨(包括华侨学生)就有1.16万人(市侨务局管辖范围包括闽西、闽南的37个县市)。

       同年,中央侨务委员会副主任方方视察侨星,肯定全体职工的创业精神。而后,侨星厂被列入中侨委下属的国营企业,予以投资扩建,成为安置贫难侨的生活和教育基地,委托福建省侨务委员会和厦门市侨务局代管。侨星在体制上完成了从小私有经济到国营企业的转变,同时,从手工作坊到工厂的转变也在加速进行,以承担安置归侨、发展地方经济的重任。

       厦门市侨务局为侨星安排的新厂址位于斗西路,原是厦门市统战系统的炼钢基地,旁边是华侨新村。厂房是职工自己修增、加盖的工棚,机器、工具也是职工自己动手制造、改装、逐渐添置的。

       当时在侨星厂的有蔡时志、罗国真、蔡国镇、王仲英、王庆辉等人。不久,从集美侨校先后来了几批侨生,人数达到了70多人。

       工厂条件很差,没有劳保设施,工人没有统一工作服,都穿便服上班。尤其是分解车间里,盐酸汽化形成盐酸雾,盐酸是强酸,腐蚀性很强,职工只好撑着雨伞坚持工作。虽如此,一身衣裤穿不到一个月,就会一块块烂掉。“有些归侨穿的是从国外带回的卡其布料子的衣服,穿不上几个星期就都烂成一条一条的了,但是为了工作,他们没有一句怨言”。 

       由于机械化水平很低,职工劳动强度很大,制面筋,全靠职工用脚踏;原料运输,只有一辆板车作为交通工具:“每天从电化厂运回盐酸,一(辆)板车放三大罐,上下午各一次”。产品包装也全是手工。

       从1959年到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人民都勒紧裤腰带,饥饿是寻常之事。1960 年印尼开始排华,侨星一次性就接收28名印尼难侨入厂,这又加重工厂的负担。侨星响应各级侨务部门的号召,“工厂办农场”,开展生产自救,解决本厂职工的生活问题。职工们的乐观与积极塑造了侨星独特的企业文化。他们笑称加温浓缩味液的八个煤球炉为“八卦炉”;工人们在分解缸上搅拌蛋白质原料的动作如同划桨,被称之为“桃花搭渡”;印尼归侨多有打羽毛球的传统,工余时会聚在一起娱乐一下。即便是在最困难的1960年,侨星的产值还达到112万余元,产品销往湖北、湖南等13个省市。

       侨星建厂可谓白手起家,但是得到了多方的支持。厦门市侨务局、侨联出资派人,经常指导。职工没地方住,安排住进了白鹤路的华侨新村刚建好的别墅,后来职工多了,又安排了地武庙附近的一幢华侨房。台风天里抢搬物资,邻近的归侨屋主把崭新的房子借出来堆放。

       当时整个厂职工都是归侨、侨生,这些在国外家庭富裕、生活优越的年轻男女,干活像拼了命似的,周边的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十分佩服,管“五三社”叫“番仔厂”,一提“番仔厂”没有不知道的。


步入正轨的规模经营

(1962-1976)

       三年大跃进造成了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调。1962年中央发出通知,要求抓好轻工业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日常生活需求。侨星的发展顺应了这一政策要求。这一时期是侨星工业化生产阶段的开始,正好经历我国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相应地,也可以把侨星发展分为“调整飞跃”与“稳定提高”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进行市场调查,调整产业方向;巩固味精主业地位,开辟更广阔的市场,改善生产条件、培养人才,科学管理,充实、积蓄发展潜力;积极进行技术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后一阶段,正处文革时期,侨务机构被砸烂,1969年发布体制下放文件,侨星脱离中侨委,划归厦门市轻工业局主管。

       这一阶段的飞跃与稳定,主要取决于味精制造技术革新,1965年起采用发酵法制造味精,改用淀粉替代植物蛋白为原料,不仅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而且降低了原料成本。味精年产量经历了两次大飞跃,1965年突破10吨,1969年接近百吨,之后便稳定增长,1976年最高达291.36吨。

       陆续回国的印尼难侨、集美侨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安置,斗西路简易厂房不再适宜发展生产。同时,根据厦门市政规划,化工企业也不适宜建立在居民区周围,工厂搬迁扩容势在必行。原本选择东渡作为新址,但因交通不便,就定在莲坂。新厂房建设带来一系列重大改变,有了正规厂房,就必须有配套设施和专业人才。在搬迁前,工厂就派出一些工人到其它单位学习锅炉技术。迁厂后,又专门设立锅炉车间(后来发展为分厂),解决生产用热问题。

       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改变是调整产品结构:放弃酱油生产,集中人力、设备和技术,专门生产味精。化学酱油逐渐失去市场是这一转变的直接原因。1965年,全国味精行业会议在厦门召开,推广发酵生产工艺,为侨星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契机。1966年夏,发酵味精正式投产。

03-2.jpg

侨星化工厂 上世纪90年代的厂房


登上产业多元化的发展高峰

(1976-1988)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侨星重新归属国务院侨办管辖。1978年5月,为了接待、安置印支难侨,福建省原有的14个国营华侨农场和3个国营华侨工厂被收归省侨办主管,侨星就是其中之一。这一历史时期,国家在探索中酝酿、实施、深化改革,逐渐放开对国营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直接管理体制。

       20世纪80年代初,厦门被列为经济特区,以优惠政策吸引外侨投资,也继续扶持侨办企业。侨星借此发展良机,充分挖掘企业自身潜力,立足特区,内引外联;依靠政策,把握机遇,登上产业多元化的发展高峰。

       从1979年至1980年,国侨办安置接待归侨专项基本建设投资2856万元,新建、扩建20个工农业生产项目,侨星也属于投资与建设的对象。但侨星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实现技术改进、规模扩张的。安置归难侨对侨星来说是一项行政任务。对企业来说,人员规模与结构若不适应发展规模,是一个负担。1978年5月,侨星就接收约500名印支难侨,职工人数增加一倍多,达到1000余人。

       侨星一方面扩大生产规模,在厂内掀起生产高潮;另一方面,进行啤酒行业的可行性研究,以安排新增劳动力。1980年国侨办投资750 万元,在啤酒车间基础上扩建成立厦门华侨啤酒厂,设计产量为5000吨。为了少走弯路,与上海啤酒厂进行技术合作,采用该厂酵母菌种,请该厂工程师和有经验的酿酒师现场指导。啤酒厂当年4月9日投料试车,便获得一次性试车成功。6月11日正式开工,产品同时投放市场。

       华侨啤酒厂一问世,立即被列入厦门经济特区的配套工程项目,与西德哈斯公司合资谈判,寻求引进新技术,以期将年产量由初始设计能力5000吨提高到3万吨。

       主要产业味精合资项目则由省侨办牵头,1984年5月起与香港南海兴业投资公司合资洽谈,当年10月29日签订合同,引进糖蜜工艺、菌种、设备,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设计产量3000 - 5000吨,投资总额2000万元人民币、中方股份由侨星化工厂持42.5%、厦门建设发展公司持5%、省糖业公司持5%,外方股份占47.5%。

       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侨星调整了企业内部结构。1982年2月,创办啤酒瓶盖厂,12月更名为华星包装厂,主要为味精与啤酒提供包装袋、啤酒瓶盖,1985年开始承接部分对外加工和来料加工等业务。1984年5月,将侨星化工厂与南海兴业合资后的富余人员组织起来,成立厦门侨星工贸公司,专业从事贸易。1985年4月,侨星化工厂经省侨办批准,成立厦门华侨企业公司,属总公司性质。1988年8月,成立侨星进出口公司。为了更有效保障厂区的生产用气,原锅炉厂续用侨星化工厂字号,1988年独立经营。除了内部结构调整之外,还与国内其它企业进行联合:1985年7月与上海国棉廿一厂联营组成商贸性经济实体——申侨贸易公司,进行优势互补。华侨企业公司与浙江大学、湖南岳阳石油化工总厂联合创办华侨联合化工厂,生产消泡剂,1988年4月投产。与天马华侨农场合办纸箱厂,与浙江嘉兴、江苏无锡东亭联营办麦芽厂,建立原料基地。合作之余,主动以自身技术优势协助广西武鸣明宁华侨农场开办味精厂,为侨务工作做出新贡献。

       经过这一系列重组,侨星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企业集团:以华侨企业公司为总公司,下辖侨星化工厂、华侨啤酒厂、华星包装厂、侨星工贸公司、侨星进出口公司五个独立核算单位,申侨贸易公司、华侨联合化工厂、纸箱厂三个联营实体以及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华厦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侨星事业兴旺,如日中天。

       侨星产品在各项评比中屡获殊荣:海燕味精是侨星的拳头产品,1982年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3年,荣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和全国食品工业协会评比第六名。1988年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厦门华侨食品有限公司的“海燕牌”99%晶体味精获金质奖;华侨啤酒厂“鼓浪屿牌”啤酒获铜质奖。福建省共获五个金质奖、一个银质奖、一个铜质奖,侨星就独占其二。作为出口产品的“水仙牌”味精,1980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优质产品。

       侨星登上发展的顶峰,有天时地利之便,更重要的是人和。1981年8月13日的《厦门日报》有篇题为《我们是建设者》的报道,讲述了在厦门侨星化工厂,人们传扬着“耐温将军”的佳名。说的是这个厂的归侨女工许巧銮十六年如一日,在四十多度高温下坚持工作的事迹。许巧銮说“我们从海外回来,就是为了建设祖国。建设者哪有不吃苦的!”这样的人物与事例不胜枚举,归侨侨眷等职工以勤俭、智慧、苦干造就了侨星的辉煌。

08-4.jpg

厦门华侨啤酒厂剪彩


滑落与失落

(1989-2003)

       华厦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在合资过程中出现了重重危机。由于外方不能提供先进的原料与技术,侨星决定提前清算,结束合资合同。1996年7月,华厦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提前8年终止合资。

       轻工行业多数国有企业存在着设备老化、人员过多、资产缺乏活力的问题,侨星也不例外。味精、啤酒两大产业错过新一轮发展良机,技术设备落后,产量停滞不前。此外,国营、国有企业承担了“企业办社会”的重担,侨星作为归难侨安置基地,不仅办社会,而且办侨务。虽然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安置费用主要靠企业自身积累。归侨进入工厂,得到一份工作只是安置的开始,企业要照料职工的生、老、病、养、死。对归侨而言,侨星不只是工作单位,还是一个大家庭、大学校。对社会而言,侨星不仅是经济生产单位,还是锻造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熔炉。

       2003年,为服从厦门市政府旧城改造规划要求,侨星化工厂实施了工厂整体搬迁、人员安置分流。搬迁、改制可能只是短时间的动作,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却花了十余年的时间才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

       侨星的搬迁、没落,对职工,特别是归侨职工来说,是伤心的往事。近20年过去了,侨星从地图上消失,从当代人的记忆中隐去。但对侨星人而言,那是他们为之奉献了青春、热情的岁月,是厂,更是家。


参考书目:

《四十四年风雨:共证侨星路——厦门侨星厂创业志》,作者:陈赟 李文 刊于《华侨历史论丛第九辑》福建华侨历史学会编2004年8月

《侨星起落——厦门侨星企业归侨口述历史资料》陈毅明主编 海洋出版社2010年2月




下载鹭风报1528期03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