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副刊 / 新闻详情 < 返回
祖孙三代的端午情思

发布时间:2019/05/31作者:褚庆萍来源:点击量:10317鹭风报1416期07版 副刊

      又到一年端午时节。除去那甜糯的粽子是萦绕心头的惦记,更多的还是与端午纠缠在一起的情愫。来厦门定居后,有关端午的记忆犹如一同从老家迁来的家底,置放在老旧的樟木箱子里,原样无损地搁那儿。每逢打开这箱子盖,往事便一一展现。

      忆起儿时的端午节,第一个想起的总是奶奶。奶奶长得很美,白白的皮肤,细高匀称的身材,穿着一身素淡的衣服,光滑的头发在脑后挽个纂儿,插一根银发簪,一双裹着的小脚咯噔咯噔忙里忙外,一天到晚也不着闲。那时我们家祖孙三代九口人的吃喝全都落在奶奶身上。

      尤其难忘的是奶奶煮粽子的情景,老家的四合院里有一间老式厨房,家乡人称作锅屋。锅屋里有一个拉风箱烧柴的炉灶,炉灶上端坐着一口大铁锅。端午节的前夜,奶奶总是用那口大铁锅煮粽子。先是将棱角饱满的粽子一个挨一个细心摆放好,慢慢地注满水,清清的水中浸满碧绿紧实的粽子。满满的一大锅粽子泛着绿色清香的诱惑,我的端午节从那一刻便到来了。嗒嗒的风箱声,不紧不慢,红红的火苗映照着奶奶安详的面庞,乳白的蒸汽慢慢从锅沿冒出,芦苇叶特有的清香渐渐弥漫、远去。

      粽子要煮一夜,用小火煨着。奶奶说烀透了的粽子才够清甜软糯。这一夜,奶奶几乎是不睡的,要照看着炉膛里的火,要往锅里续水,要上下翻翻粽子。家乡端午时节的夜晚还有些寒凉,奶奶披着她那件酱紫的夹衣,守护着她的一锅粽子。近五十年了,每逢端午,奶奶当年的身影仍然会浮现眼前。

      母亲的端午节过得富有仪式感,细腻、有情趣。端午节清晨,母亲起得早,先是把一束束的艾逐一插在门檐上,再净手焚香摆供敬神敬祖,供桌上有热粽及时令水果。当家人起床后,餐桌上早已放好煮熟的粽子、鸡蛋和大蒜。节日之于母亲多了一些对平实安稳日子的知足及祈福。我女儿三、四岁时就知道嚷着在端午节吃粽子。小小的人儿安静坐在外婆身旁,一边听故事,一边看着那碧绿的芦叶、洁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儿在母亲的手中变化成一个个俊俏的粽子。那是一幅很美的祖孙俩的图画。二十多年过去了,怀念母亲时,我常常会想起这个画面。

      窗外若有若无的馨香断断续续地飘过,伴着缕缕思绪慢慢融进这南国的夜晚。

07-1.jpg

下载鹭风报1416期07版 副刊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