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从厦门走出的一代华侨领袖李清泉

发布时间:2021/10/22作者:本报记者 林希来源:点击量:9654鹭风报1534期04版 专题

    李清泉(1888-1940)是二十世纪初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活跃在菲律宾政治、经济舞台的杰出人物,被称为“菲律宾经济发展史上占有永久地位的人”;是菲律宾华侨史上最有建树、声誉卓著的爱国华侨领袖。在菲律宾,他发展事业,为华侨争取权益;面对国难,他同仇敌忾,成为陈嘉庚的左膀右臂;他反哺家国,为厦门乃至福建的发展殚精竭虑、出资出力。

04-1.jpg

享有“菲律宾木材大王”的美誉

       在晋江县金井镇石圳村,李清泉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华侨家庭。12岁那年,家人把他送到美国领事与中国人合办的厦门同文书院。在那里,他培养了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后来他随父亲赴马尼拉工作,仍边工边读。父亲见他如此勤奋,便送他到香港圣约瑟西文书院。

       展现在李清泉眼前的香港,已是一个有模有样的现代化都市。他将香港的繁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要是马尼拉,要是厦门也有电灯、电话、电报那该有多好。30年后,他使厦门的海滩改变了轮廓,漳龙铁路在福建南部的山区里穿行。

       在香港4年,李清泉所学到的不只是英文,还有香港怎样进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其中影响最深的是,金融在经济建设中如何起作用。

       1906年,完成学业的李清泉回到菲律宾。他没想到,离开时冷冷清清的街道,现在已人来人往,像香港一样,大家都在建设道路上奋进。原来,菲律宾自1901年停止抗美活动,成立了文治政府,施行土地改革,和美国进行自由贸易。

       时代的弄潮儿正迎来一波大浪。李清泉希望成美木业能为菲律宾经济做出贡献。他的木材事业快速发展,其原因,一是他1919年被选举为马尼拉中华商会会长,后又连任数届,在扩展业务方面很有人脉关系;二是1920年斥巨资收购当时生产能力居菲律宾第二位的美资内格罗菲律宾木材公司,由此得以大力拓展海内外市场。

       到了20年代晚期,李清泉的木材生意达到全盛期。他拥有两个持有伐木和锯木长期特许权的大林场;一家以马尼拉为基地的母公司,每年制作、配送和销售的木材、木制品达数百万板英尺;还有一家船运公司,主要为他自己公司的岛间运输和出口服务;拥有一支运输船队、接驳船艇,以及码头设施,因此他的木材可以运到美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欧洲和南非。植林、采伐、贮木、锯木、制材、加工、销售、运输和出口等一系列经营环节,他都掌控在自己手里,使“木材成为菲律宾的主要出口产品部门……约控制了菲律宾木材交易额的80%”。因此,在菲律宾,李清泉有“木材大王”的美誉。

       李清泉不光英语说得好,还懂得与欧美人士相处,在美国人统治菲律宾的时代,这是他事业成功的主观原因。


奉献华侨社会深谋远虑

       华侨社会是工商业社会。李清泉在经济方面的成就,使他成为侨社推重的人物。加上他个人的见识、热心服务的精神,使他在1917年被选为马尼拉中华商会董事,并于1919年当选为会长。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东南亚各埠相继成立分会,李清泉则在菲律宾组织“旅菲华侨自治急进会”,支持革命活动。“五四运动掀起了中国反帝、反日的巨浪。在菲律宾,中国人在李清泉的领导下,默默地负起他们作为国民的责任”,《马尼拉时报》这样报道。这时,李清泉只有31岁。一直到1940年去世,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菲华社会的实际领导人。

       菲华社会在李清泉的领导下,虎虎生气。加上美国对菲律宾的大力开发,作风开明,其时菲华社会充满朝气。

       在实际工作中,李清泉还是深感侨社组织松懈,没有强有力的核心领导。特别是华侨资金大有增加,但金融掌握在外国银行手中。正在运筹帷幄之时,一位“贵人”出现了。

       黄奕住,印尼首富及糖王,著名的爱国华侨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1919年冬天,他到菲律宾观光,与李清泉等朋友乡贤谈起“金融机关悉操外人,亟自为谋,以厚基础”。英雄所见略同,黄奕住当即认股菲币100万。经过7个月的筹备,中兴银行于1920年开业。

       黄奕住比李清泉年长20岁,从此二人亦师亦友,成就一段君子之交的佳话。

       华人银行并不仅仅是为菲华社会提供资金支持,它还有着很多看不见的影响。华侨社会是工商社会,华商们在商言商,且一般只管自家生意,相互间接触不多。只有银行为了营业本身的需要,和多种不同行业交关,加上利益相通,对时局、社会的看法就较为全面。李清泉通过银行建立领导核心的作法,后来也为马科斯总统所效仿。

       银行帮助资金调济运用,促进了华人资本的积累。由此,菲华社会结构也逐步改变。女性数量成倍增长,使菲华社会由侨寓社会蜕变至定居社会。随之,新生的学童越来越多,华侨学校相应增加。


西文薄记法案力争到底

       1921年2月,一向四季如夏的菲律宾居然有些寒意。歧视华侨、限制华侨工商业发展的法案——西文簿记法案竟被菲律宾国会通过了。

       该法案规定,华侨工商业户记账不准用中文,必须用英文、西班牙文或菲律宾文,违者处1万比索以下罚款或2年以下监禁。

       法案颁布后,在菲华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簿记法无疑对华侨商人,尤其是中小店主将带来巨大的冲击。数以万计的华侨中小店主不谙英文、西班牙文或菲律宾文,且因本身规模小、盈利有限,无力外请专职记账员,势必面临高额罚款或牢狱之灾而被迫关门歇业,数万华侨家庭将因此失去生计。

       得悉消息,李清泉马上向美驻菲总督哈里森提出异议,又派员到美国向美国总统和美国国会请求干预此案。美国新总统哈定因此派出代表团到菲律宾考察此事。

       李清泉又发动华侨再掀抗议浪潮,还动员南洋各地华侨社团予以声援,得到各国华侨社团的热烈响应。迫于压力,菲政府不得不宣布“法案”推迟一年实施。

       “西文簿记法案”不仅仅是阻碍了华侨的生计,更是一项辱华法案,是对中华民族的公然蔑视。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对外侨在记账使用文字上施加侮辱性法律限制,国际上从没有过这种先例。菲华社会决心团结一致,抗争到底。时任马尼拉中华商会会长的李清泉担起重任,全力以赴保护全菲华侨的利益,历时5年,终于迫使菲政府取消这个法案。

       抗争西文簿记法案的收获是巨大的。酝酿之初,马尼拉的商团只有中华商会、木商会、福联和布商会,胜诉之时,已有铁商会、米商会、烟商会等。各地也成立了商会……华侨商人在抗争中自己组织起来了。中华商会也因簿记案而扩大组织,成为了侨社的领导中心。

       在这一抗争过程中,为了扩大宣传,李清泉把原来由中华商会出版的《华侨商报》月刊改为日报。


爱国之事放胆去做

       李清泉把祖国的安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敬佩。

       1932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入侵上海,李清泉与国内同胞一样义愤填膺,立即同杨启泰、王泉笙、曾廷泉等发起成立“菲律宾华侨救国联合会”。为了更广泛地动员华侨投入抗战,中华商会和马尼拉国民党支部联合召集各华侨团体联席会议,“共策一切救国方略”。会上决定成立“国难后援会”,推举李清泉为主席。并随即筹集巨款资助淞沪抗战和东北义勇军。

       在抗日斗争中,李清泉另一突出贡献是发起“航空救国运动”。他召集各界侨领共商航空救国事宜,并“慨然独捐战斗侦察机一架以为侨界倡”。捐机活动立即得到菲律宾侨胞的响应,共募资300万元,购机15架命名为“菲律宾华侨飞机队”。这是华侨最早的捐机活动,从此,蓝天中翱翔着华侨战机,祖国抗战如虎添翼。

       当看到海外华侨抗日救国情绪日益高昂,而南洋各地华侨均各自行动缺乏统一领导时,李清泉认为应成立全东南亚华侨抗日组织,以更有效地领导和组织华侨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他于1937年秋致函陈嘉庚建议“南洋华侨应在香港或新加坡组一筹赈总机关,领导募款”,这就是之后声名远播的 “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为总会主席,李清泉、庄西言为副主席。自1938年至1941年三年之中,共筹款2.64亿国币,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抗日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李清泉的夫人颜敕,与先生并肩作战,成为一位杰出的爱国华侨妇女领袖。颜敕是福建晋江金井人,随夫出国。抗战爆发后她即把华侨妇女组织起来,成立“菲律宾华侨妇女抗日后援会”。后改名为“妇女慰劳会菲律宾分会”,从事抗战宣传、募捐和监督抵制日货等活动,成绩斐然。1938年3月,以颜敕为主席的菲律宾“妇慰会”得悉八路军在前线英勇杀敌,战果辉煌,深受鼓舞,特别致函朱德总司令,同时汇去国币给八路军将士购置雨具。朱总司令与彭德怀将军联名复函,赞扬海外华侨的爱国精神。

       国难当头,李清泉也惦记着家乡人民的安危。1938年5月13日厦门沦陷,乡亲们四处逃难。时任菲律宾中华商会会长的李清泉立即派遣鼓浪屿华侨桂华山赴香港接济厦门难民,同时筹款向泰国、越南采买大米,通过香港分批运至鼓浪屿接济难民。


建设新福建殚精竭虑

       1925年前后,李清泉携资回厦门发展。他所拥有的容谷别墅居高临下,美轮美奂,是鼓浪屿最为经典的别墅建筑之一。1927年,李清泉开始组建李民兴公司和成记公司、美记公司,先后投资200万银元,参与厦门的市政建设——今第一码头至鹭江道750米的填海筑堤工程,后又追加12万银元修缮工程。同时分别投资12万银元、30多万元建造商用住房及民房等,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厦门近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

       1923年,李清泉与旅菲华侨吴达三、李文炳等发起成立泉围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修筑从晋江东南海岸的金井、围头通达泉州市的公路,全长26公里,解决了泉南沿海地区交通闭塞、商旅不便的问题。

       李清泉创办的中兴银行总部在马尼拉,1927年在厦门设立分行,在鼓浪屿设有办事处。为厦门市政建设起了很大的融资作用。他还筹资100万元在福州兴办造船厂,为母校同文书院捐款20万菲币等。

       李清泉提倡实业救乡,成立闽侨救乡大会,致力于福建的开发和建设。《新闽日报》应运而生。在维持地方秩序、武装侨乡前提下,闽侨救乡大会还讨论兴办实业与教育,建筑全省铁路,兴办漳龙路矿。在救乡会的领导下,在李清泉的带动下,南洋华侨对福建的投资开始发生兴趣,并把投资建设家乡的热情,集中在了厦门。

       李清泉身患糖尿病,但他以抱病之躯为国奔走,致病情恶化,1940年10月15日临终之时,留下遗言:“将10万美元遗产给祖国抚养难童”。人们盛赞他是“至死不忘救国的人”。

       菲律宾政府按照给予一个功绩卓绝的伟人的礼仪,为李清泉举行隆重葬礼。出殡那一天,菲律宾政府下半旗志哀。送殡沿途人海如潮,人们争相向这位杰出人物做最后的告别,悲痛的气氛笼罩着整个马尼拉城。

       颜敕继承了李清泉的遗愿,赈济家乡和祖国各地的灾民。1946年夏,闽南大旱,米价狂涨。华侨闻讯,纷纷捐款开展赈灾救援活动。1947年1月,颜敕携赈灾款6.75万元菲币抵厦,对泉州、南安、惠安、厦门等7县市进行了施赈。

       李清泉的长子李世杰,曾任中兴银行总经理。次子李世伟,毕业于美国史丹福大学,曾任中兴银行董事长,其妻是菲华知名的杨知母铁业家族的后代。

                                           

参考文献:

《菲律宾华人通史》 庄国土 陈华岳等 厦门大学出版社

《鼓浪屿华侨》 鼓浪屿侨联编 何丙仲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下载鹭风报1534期04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