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厦门侨联侨胞兴办文教事业(上)

发布时间:2021/08/16作者:本报记者 林希来源:点击量:8988鹭风报1525期03版 专题


厦门华侨托儿所

       “1956年8月1日,厦门市第一个华侨举办的托儿所成立了。华侨托儿所设在双十路一幢美丽的楼房里,四周绿树成荫,环境幽美安静,有颇宽阔的草坪、园地供儿童们作户外活动。所内设备齐全,有新制的小床、被褥、橱柜、桌椅、玩具、教具,还有为儿童烹调饮食的小厨间,为儿童冲水的淋浴室。所里的教养员、保育员都是经过训练,学习过保育知识的侨眷担任。她们细心地照顾和教育第一期受托的30名儿童,使孩子们的父母得以安心地工作。

       华侨托儿所是归侨颜西岳、汪万新、郭美兰、李流芳、吴梅丽等人倡议和厦门市侨联、妇联的支持下创办的,经过半年多积极筹备而成立的。郭美兰还特地捐赠了一架风琴。”

       1956年8月30日出版的《鹭风》刊登了《厦门设立华侨托儿所》的消息,记录了当年华侨托儿所的情形。

       “文革”中,华侨托儿所下放街道管理,改为“育红托儿所”。1983年恢复华侨托儿所原名,由市侨联委托市妇联接办。

       1984年,厦门市华侨托儿所的翻建提上了议事日程。厦门市委书记陆自奋、厦门市侨联主席颜西岳、厦门市妇联主任叶亚伟等也都非常重视和关心翻建华侨托儿所的工程。颜西岳从翻建华侨托儿所的重要性、基建规模、要求到资金的筹集都提了意见,并多次参加研究翻建华托事宜,重大问题亲自关照。1985年夏天,华侨托儿所开始了翻建工程,颜西岳不顾年迈和炎热,经常跑到工地上仔细检查每一堵墙、每一个门窗的质量。

       华侨托儿所经过翻建,从一间仅有600平方米的破旧小平房变成拥有4200平方米的托儿所,可收托婴幼儿540余名。所内有游泳池、养鱼池、活动室、音乐室、幼儿卧室,有设备齐全的游乐设施,投资近百万元。除政府拨款70万元外,市侨联筹集15万元。市侨联每年都拨款给该所购置一些设备,并引导华侨给予捐助。

       并不仅仅只有华侨托儿所,1957年,群众性的托儿组织在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下普遍地开办起来,归侨侨眷在这一工作上付出了不少的力量。

       1957年3月8日《厦门日报》刊登新闻《捐款、送东西、让房子,市归侨侨眷热心资助托儿站》:“一年来,本市街道在充实托儿组织的设备费上,归侨、侨眷捐送了7000多元。李流芳把父亲做生日时节省下的1000元送给华侨托儿所,吴梅丽把个人的积蓄1000元也送给街道托儿站,并经常去托儿站了解儿童生活情况。郑忠益看到泰平托儿站光线太暗,地方太小,便把自己的一幢房子让给托儿站用。郭美兰捐款给托儿所修葺房子,还把家里的风琴送给托儿所。不少归侨、侨眷把家中的时钟、桌椅、大锅等用具送给托儿所。鼓浪屿内厝澳街托儿站托管会主任傅联翩到站里看到孩子盖的被子不够暖,自己便拿了50多元去买布,为孩子缝制棉被。有的归侨、侨眷还到托儿站担任站长和保育员工作,长期作义务工作。思明托儿所所长傅(石美)治在托儿所工作了6年整,有3年没拿报酬。她们认真负责地照料着孩子,受到群众爱戴”。

03-1.jpg

厦门华侨幼儿园

       华侨幼儿园创办于1955年。它的创办与发展凝聚了众多华侨的爱心和关注。当时厦门市侨联在华新路筹建了华侨新村,许多华侨举家回国便安置在那里,不少归侨子女没有地方入托就学。为了解决归侨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在市侨联主席颜西岳的积极筹办下,热心归侨、侨眷筹集2万元在斗西路创办了私立华侨幼儿园,当时有员工11人,学龄前儿童160人。

       1957年,由爱国华侨李流芳、叶秀治等筹资5万元建造新园舍。

       叶秀治的外孙女杜鹭莺回忆说,“我和家人从来都不知道外婆是华幼的创办人,因为她生前几乎都不提自己的往事”。叶秀治出生在印度尼西亚亚齐省。自己没有孩子,却以一辈子的母爱和精力抚养了6个身世、境遇各不相同的孩子。1954年,她拖儿带女,踏上归国之路。途中遇意外,痛失了丈夫。然而,在茫然跌宕的人生路上,她仍谨守着由大爱筑起的家。

       建园之后,厦门市侨联和海外侨胞每年捐助一部分经费及教具、用具等。该幼儿园在“文革”中停办了5年,1974年复办,改名为“开元区第一幼儿园”,1980年9月恢复“华侨幼儿园”原名。市侨联每年“六一儿童节”都拨款给该院购置教学、生活用具,并引导侨胞给予捐助。

       当年的华侨幼儿园虽设备简陋,但是用爱心及专业知识给予了孩子欢乐的童年。一些外宾还专程到华侨幼儿园参观。

       1984年11月21日,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飞抵厦门视察,当天到华侨幼儿园看望孩子们。时任华侨幼儿园长林素心回忆,邓颖超逐一看了各间教室,亲切地询问孩子们吃得好不好,中午能不能睡觉,一边叮嘱陪同的领导要多关心幼儿教育。

       1992年春,当时的开元区人民政府投入300多万元改造幼儿园大门,更新办园设施。翻新后的园舍,学习、运动、游戏、生活等所需的设备设施丰富齐全,处处洋溢着亲切与爱意。

       多年来,厦门市华侨幼儿园以优质的教育成果,先后荣获了全国德育管理科研先进学校、福建省语言课题实验基地,国家“十五”“十一五”“幼儿早期阅读教育”重点课题实验基地等荣誉。2000年被评定为福建省优质幼儿园;2008年通过福建省示范性优质幼儿园复评;2009年,与翔安区政府合作开办翔安实验幼儿园(又名“华幼翔安分园”);2011年,开办华侨幼儿园云顶分园。华侨之爱开枝散叶,播撒到了厦门岛内外更多的孩子中间。

       直至今日,每逢六一儿童节前夕,厦门市侨联都会走访华侨幼儿园、华侨托儿所,看望祖国的小小花朵。

03-2.jpg

华侨幼儿园创办人之一叶秀治与外孙女杜鹭莺


厦门第六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1953年,厦门市人民政府接受政协厦门市委会的建议,在市文教局的协助下,由丁乃扬、颜西岳等多名社会贤达出资,联合创办了厦门私立中级文化学校。

       办学之初,社会各界倾囊相助,筹备会于1953年底遴选出26位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为校董。丁乃扬为董事长,颜西岳、郑忠益为副董事长。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校董们和教师们齐心协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

       建校初始,三迁校址。1953年,暂借鸿山小学三间空房为校舍。1954年2月,迁址钱炉灰2号江夏堂(黄家祠)。当年新生220名,编成4个班级,教职工8人。同年9月,迁入厦禾路344号现址。此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第一任校长为时任市政协副主席、市侨联主席林采之(1897-1960)。林采之为印尼归侨,1950年任厦门市政协秘书长,1952年毛泽东主席为其签发福建省人民政府人民委员委任书。1954年出任厦门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副主任委员。1956年任省侨联副主席、市政协副主席。

       1955年,校名变更为厦门市私立思明中学,1956年7月,转为公办学校,更名为厦门市第六中学。

03-4.jpg

厦门华侨中学

       为了让归侨子女能在按其特点办起来的学校得到培育,让祖国的下一代健康成长,厦门市侨联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创办了华侨托儿所、华侨幼儿园、华侨中学,其中尤以华侨中学投入心血居多。

       早在1957年间,颜西岳、林采之、汪万新等就提出创办“华侨补习班”,为一些未考上中学的归侨、侨属子女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在青年会、五中、女中借用教室,开设初中2个班,高中3个班,学生计263人,并先后聘请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12人,按照学历如期于9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

       1957年6月18日的《厦门日报》以《归侨捐献款项拟筹办中级文化班》刊登了如下的新闻:“市归国华侨热心办好人民教育事业,一个月来已自愿募捐5300元了。市侨联主席颜西岳、思明区人民代表张振煌等三人各捐1000 元,市妇联副主席郭美兰捐了500元。市侨联准备在下学期办华侨中级文化班,内设初中2个班,高中1个班。学习的对象包括大部分华侨子弟及少部分宗教界人士的子弟”。

       随着形势的发展,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华侨补习班于1958年3月改称华侨中学,并扩大招收非华侨子女入学。自此,华侨中学就作为一支新军,走进厦门市普通中学教育的队伍里,为厦门市普及中等教育分担一部分责任。

       华侨幼儿园创办人之一的叶秀治,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珠宝首饰和家中所有的藏书连同女儿的宝贝手风琴,一并全捐献给了华侨中学的筹委会。

       根据厦门的华侨绝大多数是过境或寄居的特点,在组建华侨中学董事会时,市侨联正副主席分任正副董事长,侨联委员任校董,“即一套人马,双重任务”,从而充分发挥侨联的作用,发动大家一齐动手,集腋成裘。

       1959年,华侨中学筹建自己的校舍,选定厦港新村的山边为校址。颜西岳、白碧云、李彩鸾、陈伯甫、洪泽念等12位华侨各献5000元,在1960年建成第一座教学楼1105平方米,有12间教室。随着学校发展的需要,1964年,颜西岳、李启东、陈剑敦等又合建第二座教学楼,含9间教室和一间小礼堂;1966年又建造一座538平方米的大食堂。此外还建造了体育场和看台,对环境进行了绿化。

       颜西岳还积极争取一些知名人士如郭瑞人、陈影鹤、陈清安、李礼阁、张振华、黄源昌、许东亮、汪万新、翁福林、陈江苏、蔡清冷等人,以及旅外长寿基金会、毛沙密公司等的捐款支持。自1957年至1970年,先后有219人次,捐助了近40万元,供给华侨中学基建费19万多元,经常费20万多元,从而保证了学校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及日常经费的需求,使学校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不断发展。



下载鹭风报1525期03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