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华侨捐助的厦门老校名校(上) (清末—1949年)

发布时间:2021/07/30作者:林希 蔡嘉鸿整理来源:参考书目: 《厦门老校名校》 洪卜仁主编点击量:12065鹭风报1523期03版 专题

厦门市侨办小学概况

       清光绪年间,由缅甸华侨曾广庇在曾营创设的龙山女子两等学堂,是厦门最早的一所侨办小学。厦门最早所得到菲律宾华侨捐款资助的学校,是光绪六年(1880年)由外国教会创办在鼓浪屿的“寻源斋”,后改为寻源中学,迁设漳州。

       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禾山乡后院社兴筑的禾山书院校舍,也是华侨输银捐建的。

       自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民国元年(1912年),华侨相继在同安和厦门郊区创办了钟宅、曾营、霞阳、阳翟等4所小学堂。

       这一时期的侨办学校仍以旧学为主,只有少数华侨或归侨在家乡兴办规模不大的近代学堂和小学。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大大激发了海外华侨的爱国爱乡热情,回乡兴学的华侨也随之增多。陈嘉庚从1913年假集美大祖祠创办集美两等小学开始,矢志不渝,直到创办了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

       辛亥革命后最早创设的侨办小学包括1916年由叶添寿、叶永黎等创办的厦门奎壁小学,由新加坡华侨周谦祥等创办的杏苑小学。1919年,厦门劝学所所长孙印川赴东南亚募捐,兴建鼓浪屿普育小学。

       1934年以前,厦门市内共有39所小学,其中有17所由华侨捐款创办或资助,占小学总数的45%。在这17所小学中,有11所除获得华侨捐助建校经费国币4.84万元外,每年华侨还提供经常费国币18146元,占该11所小学常年经费总数的33%,占全市小学常年经费总额的11 %。

       在这39所小学就读的有8430名学生,其中归侨、侨眷学生1752名,占学生总数的21%。

       自清朝末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华侨在厦门市兴办或捐款资助的小学有:龙山女子两等学堂、寻源斋、禾山书院、钟宅小学、霞阳小学、曾营小学、东升小学、永恩小学、群惠小学、妙光小学、主光小学、延陵小学、毓德小学、福民小学、思侨小学、豪士小学、崇务小学、歧山小学、益群小学、新民小学、后埔小学、店前小学、桃源小学、奎壁小学、杏苑小学、和安小学、莲河小学、鼎美小学、湖山小学、鳌岗小学、思明小学、集友小学、禾光小学、雅化小学、四知小学、民立小学、珩山中心小学、颖川小学、市头小学、崇本小学、五通小学、芷园小学、嶝江小学、高浦小学、新垵小学、龙山小学、三河东小学、锦园小学、东边小学、钟宅小学、后海小学、东浦小学、高殿小学、乐安小学……这是串长长的名单,这些校名的背后,站着无数或家产雄厚或月入微薄的华侨华人,但他们都有着一颗重视教育、热爱桑梓的心。


厦门第一所公办中学:省立十三中

       清末民初,厦门有3间书院:玉屏书院、紫阳书院和禾山书院。其中玉屏书院和禾山书院的兴建、办学都得到了华侨的支持。玉屏书院位于玉屏山下,在今日实验小学校内(原厦门五中玉屏校区)。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兴办学堂风气已遍及全国。时任兴泉永道(清代福建省的一个行政区,管辖泉州府、兴化府和永春直隶州)玉贵和玉屏书院各董事筹备开办厦门中学堂。开办初期,安南(今越南)侨商王蔼堂(王隆惠)慨捐白银一万两,作为维持学堂的经常费基金。

       官立厦门中学堂第一届学生40余名,分成两班:正斋班和备斋班,学制五年,全年学费12银元。厦门中学堂注重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注重道德的教育。学习的科目有12种,以古文、修身、经学、历史、地理、算术、物理、化学为主科,兼以英文、音乐、体育为副科,每周上课36课时,成为厦门由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公立学校。

       民国六年(1917年),省议会议决将全省中学一律收归省立,在全省各地共设立13所中学,由省库拨款充实经费发展校务。此时,已被改名为“厦门思明中学”的厦门中学堂,奉令改为“福建省立第十三中学”。

       20世纪20年代的厦门“省立十三中学”,是中共地下党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培养了好多革命干群,可以说是革命的摇篮,其中最突出的是叶飞和方毅。

       叶飞5岁时随父亲从菲律宾回到南安老家。1925年与他二哥叶启存一起来到厦门升学,先在中山中学就读后转学到厦门“省立十三中学”,校内有位数学老师是中共地下党省委秘书长,很赏识叶飞,开始有意识进行培养,吸收叶飞参加一些秘密革命活动。叶飞14岁就加入了地下共青团,还介绍二哥叶启存入团,建立了地下团支部。从此,他与二哥走上了革命道路。


同文书院

       厦门同文书院由美国驻厦门领事巴詹声(A.B.Johnson)倡办,但经费由厦门富商承担和自华侨募捐,是一所中国人掏钱请美国人办学的中美人士合办的学院。

       同文书院自1898年3月开办,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本帝国主义封闭,前后存在44年,有43届的高中毕业生和47届的初中毕业生,校友数以万计,分布地区很广。同文书院是近代一所在华南地区和东南亚甚负盛誉的厦门学校。

       同文书院首届华人董事中,叶清池是菲律宾华商巨富;邱华绕、邱振祥是今海沧区新垵乡望族、海峡殖民地富侨。学院开办后,院董事会不断扩大,厦门的富商、绅商林尔嘉、黄仲训、黄奕住、黄庆元、黄秀烺等全都被延聘为董事。

       同文书院开办的第一学期,只有41个学生,第二学期增至92人,1900年为201人。学生大多数来自从事对外贸易的家庭,也有富家子弟和华侨子弟,还有来自台湾和广东省潮汕以及泉州、漳州等各县的官家、富家子弟和侨眷。

       同文书院的经费来源中有四个方面与华侨有关:

       一是董事会的董事们掏腰包。为此,同文书院扩大院董事会组织,凡是厦门地方上的富商豪绅都延聘为董事。巴詹声在《厦门同文书院沿革》一文里坦言:“同文开办时一切经费都是叶(清池)君等负责,后更蒙中国富有远见的其他绅商……亦乐为本院董事”,“而南洋华侨,尤其热心赞助”。1922年新校舍建成后之所以分别命名为“清池楼”“秀烺楼”“奕住楼”等等,也正是厦门的中国董事捐款的证明。

       二是向华侨募捐。韦荼荠和吴禄贵任院长期间,数度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各属向华侨募捐,尤其是菲律宾,韦荼荠前后去过五六次。这些地区的华侨,有不少是同文书院的校友,并在当地组成校友会。韦茶荠、吴禄贵赴南洋募捐,主要以同文校友为对象,并通过校友请当地的富商巨贾慷慨输将。例如有一次到菲律宾,单是校友、侨领李清泉经手的捐款,就达20万元菲币;又如到印尼,由曾经在井里汶经营土产的德丰行老板钟锡照出面协助筹款数十万荷盾。

       三是以筹捐同文书院常年经费为名,由驻厦的美国领事馆规定:凡赴菲律宾的华侨,不论是新侨、旧侨,每张护照附加大洋2元,其中50% 称作检验费,50% 拨充同文书院基金。自是以后,成为定例。

       四是临时性募捐。1915-1916年间,同文书院宣布兼办大学,在本市和东南亚一带进行临时性募款活动。


英华书院和英华中学

       在厦门教育史上,英华中学是办得较早的新式中等学校。与那些由女学、旧式师范或旧式书院转型而来的中学相比,创办伊始,它就定位于“与英国中等学校相对应的”新式中学。因此,人们都以百年老校称之。

       1926年,郑柏年就任该校第一位华人校长。郑柏年担任校长后,重视中文教育,学校教学从重英轻汉转向英汉并重。为此得到热心教育事业的华侨人士大力支持。这一年,郑柏年为增建校舍筹措经费,远涉重洋到菲律宾募捐。一路上,他极力宣传英华中学的办学成绩,许多华侨因此把自家子弟送回国到英华中学攻读。翌年,郑柏年又到新加坡、爪哇募捐,再次得到华侨的支持,于是在荔枝宅旁边增建一幢两层建筑,称为第二校舍。次年,即利用这幢校舍附设高级小学班(英华中学高小部)。在此期间,学校蓬勃发展,学生人数增至数百人,英华中学成为在福建省乃至东南亚一带颇有影响的中学。

03-1.jpg厦门双十中学20世纪30年代学校全景

私立厦门双十中学

       迈入民国门槛后,厦门出现了一波波学堂改制风潮,教育层次较高的中等中学、兼办职业类学科的学校相继出现,创办于1919年的“双十乙种商业学校”就是一例。

       素有教育兴国之宏愿的马侨儒时时感念厦门虽为“商旅辐辏”之地,但“病于无学”,尤其缺少专门培养商业人才的学校,他萌发了教育救国、创办商业学校培养经贸人才的设想。这个构想很快得到余金隆、白嘉祥、蔡鹤友、杨辉煌、林昭荣等挚友的支持,并表示愿意在经费方面给予资助。从那时开始,马侨儒便与商界友人积极筹措经费,投身学校的创办。

       1920年春,旅居菲律宾华侨、马尼拉云梯实业公司总经理林珠光回厦门结婚,与马侨儒“一见如旧,遂成莫逆”,林珠光明确表示愿为马侨儒的办学构想出力、出资。就这样在海内外商界人士热心赞助下,马侨儒筹得开办费千余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便有了创办学校的第一笔资金。他作为办学的创办人,先期在霞溪仔租赁一处民房,作为临时校舍,挂出了“双十乙种商业学校”的名号,办学之初就将学校冠以“双十”之名,其义自现,就是为了纪念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

       1928年1月,双十的第一届商科学生毕业。学生渐众,共有170名。4月,林珠光捐建一座学生宿舍,占地50方丈;可容学生116人,命名为“珠光宿舍”。当时学生生源中闽南、闽西、台湾和广东省汕头、惠阳、梅县各地的寄宿生约占三分之二,南洋各地回国升学侨生约占三分之一。

       抗战爆发后,双十与苦难的祖国一道走进了凄苦的岁月。学校内迁到平和,以生产化、军事化管理学校。厦门沦陷期间,日寇占用了双十校舍。熬过抗战的双十在1946年6月迁回厦门。

       抗战期间,原双十校长黄其华在菲律宾马尼拉创办中正中学,并拓展实业,抗战胜利,他转道上海回到厦门,开始主持学校复员工作。黄其华校长离菲时,向黄文开募得菲币1万元(折合美金5000元)。返厦后,马上把这笔款项用于修葺校舍、添置教具。

       直到1947年,双十又恢复了办学之初的元气,学生思想十分活跃。但学校办学的外部条件日趋恶劣,学校经费捉襟见肘。当时,由于市民生活日益穷困,学校不得不扩充免费生。名额占学生总数25% —30%的免费生的开支占了学校经常费相当比例,加之法币不断贬值,学校“经常费”赤字差额越来越大。黄其华董事长再度赴菲,向侨胞募捐。复隆兴公司、李清泉公司、中兴银行、交通银行及侨友杨启泰、郑汉荣、郑崇璀、姚遒昆、蔡孝忍、杨永葆、李孝锦、吴宗明、杨金灯、洪采年、薛芬士、庄万里、许友超等30余人捐助菲币37000元,折合美金18500元,使“经常费”的不足得以弥补。除募得基金外,还募得奖学金名额100名、升学奖助金12名,募得建筑费重建图书馆、膳厅,并添建美术馆、宿舍、菲律宾校友楼。这在当时的厦门实属难能可贵。


下载鹭风报1523期03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