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让鼓浪屿成为古钢琴收藏品的“家” ——胡友义

发布时间:2021/05/28作者:黄佳畅整理来源:参考书目:《一世琴缘——鼓浪屿之子胡友义》;《鼓浪屿的故事1》点击量:8889鹭风报1514期03版 人物

       胡友义(1936-2013),是一位声名远扬的澳大利亚“钢琴人”,出生于鼓浪屿,祖籍福建永定。他一生呕心沥血发扬钢琴文化,倾其所有建立了厦门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钢琴博物馆的缔造者。

03-1.jpg


童年与钢琴结缘

       胡友义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家人对他疼爱有加。胡友义的祖父胡五宏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商人,有着收藏艺术品的爱好,这一点对胡友义也产生了影响;胡友义的父亲胡德开生于1911年,受过西方教育,是个“新派生意人”,对胡友义的音乐兴趣也很支持。1936年,胡友义诞生在“音乐之岛”“钢琴之乡”鼓浪屿,在那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彼时,鼓浪屿底蕴深厚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的音乐传统,都在胡友义的心中埋下了喜爱音乐的种子。

       胡友义10岁时,对钢琴产生了兴趣。当时,一节钢琴课要2美金,胡德开见小儿子喜欢,便也舍下本钱送他去学习。从此,胡友义便与钢琴结缘。音乐成了他的人生主线,也左右着他一生的悲喜。几年后,胡友义被家人送到上海音乐学院深造,师从著名的钢琴教授李嘉禄,与我国著名钢琴家顾圣婴成为同门。胡友义废寝忘食地练琴,十分刻苦。时间久了,身体出现问题,他只能暂别梦想,回到厦门,并在厦门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黄玉莲。

       不能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在厦门学习的胡友义百无聊赖。他的心思并不在学习上,最终也未考上大学。1959年深秋,胡友义再次来到上海学习音乐。他了解到厦门很缺大提琴人才,便学起了大提琴。重回上海,重回音乐的怀抱,胡友义心中的音乐梦想又如大火般熊熊燃起,他又拿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精神苦练琴艺。

       彼时,黄玉莲在马来西亚教书,后又到日本学习医学专业。与恋人分隔两地让胡友义倍感无奈,自他9岁起就去马来西亚做生意的父母也让他十分牵挂。他告诉邻居:“因为父母和女朋友都在国外,我很想到香港与他们团聚。”因平时也受了胡友义不少帮助,热心的邻居便告诉他要如何办理手续,一路申请十分顺利。1961年10月,胡友义踏上了香港的土地。


香港,收藏兴趣的起源地

       刚到香港,胡友义借住在父亲的富商好友丁乃比的家中。在这里,他结识了丁乃比的邻居——牙医池华清博士。两人对古典音乐都很感兴趣,共同爱好让他们一见如故。池华清对胡友义的钢琴技艺十分佩服,又听胡友义说在香港还没找到事做,便邀他做自己的钢琴老师,还四处替他宣传。池华清是香港名医,经他“金口”一宣传,很快就有不少人找上门来,愿意投在胡友义门下学习钢琴。

       听说儿子在香港“顺风顺水”,还要“设帐授徒”,远在马来西亚的胡德开十分高兴,马上给他寄钱让他购置房产。这样一来,胡友义在香港就有了住处和教授钢琴的“基地”,算是“站稳了脚跟”。在这里,他还拜著名的钢琴家和钢琴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的五大钢琴教授之一夏国琼女士为师,并与她保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师生情谊。对于池华清医生,胡友义也满怀感激之情:“他不仅是我的忘年之交,也是我一辈子的朋友,他对我的帮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在香港的生活富足自在,除了教授钢琴,胡友义还迷上了古董收藏。那散发着神秘气息、承载着中华历史文化的各色古董令胡友义爱不释手,收藏古董成了他教授钢琴之外的唯一兴趣,这个雅好陪伴了他一辈子。当时的胡友义并没有想到,后来,他会把收藏从简单的爱好做成事业,甚至比事业更高的境界;他也没想到,收藏会成为他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对音乐的理想最终竟印证在了收藏事业。不久后,黄玉莲也来到了香港,胡友义与她于1963年在香港正式结婚。

       在香港生活了6年后,胡友义在友人的帮助下,申请到了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的全额奖学金。1967年7月,胡友义正式进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就读,成为当时这所世界著名音乐学府中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在这里,他邂逅了让自己钟情的乐器——被誉为“乐器之王”的管风琴。他学习十分刻苦,成绩得到教授和院长的肯定。主课教授评价他“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非常用功的学生”,院长葛米·施密特先生评价他“此人是学生的楷模”。

       在比利时留学3年后,胡友义回到了香港,久别重逢的一切让他倍感温暖。然而他并未沉迷在这种舒适的温暖之中,他向往更开阔的空间和天地,渴望继续向已经并不遥远的音乐家梦想迈进。于是,他和太太黄玉莲选择了移民。


澳大利亚名声在外的“钢琴人”

       1974年,胡友义夫妇来到了完全陌生的国度——澳大利亚。初到澳大利亚,他选择在墨尔本居住,太太黄玉莲的妹妹一家也生活在这里。彼时,他的心中充满对鼓浪屿的思乡情结。他花了10年时间,建造了属于自己的“胡氏山庄”,里面的布景都是他记忆中鼓浪屿的风景模样。他把鼓浪屿上自己喜欢的老别墅、亭子、花园一一“移植”到这块土地上,并加进了自己的个人设计和对建筑的理解。这里有足够的空间,让他收藏古钢琴、古管风琴。从刚到澳大利亚时,买下一架已有“七旬”年纪的贝克斯坦钢琴作为收藏、教琴使用开始,他就走上了钢琴收藏的道路,也成了他日后成为一位享誉世界的钢琴收藏家、在鼓浪屿建造钢琴博物馆的发端。

       从香港的钢琴执教生涯到比利时的游学经历,胡友义对世界文化艺术发展史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对各种中西方文化艺术品有着天生的喜爱,而孩童时代的美梦,少年时代的乐趣,故乡鼓浪屿的琴音更使他钟情于西方艺术品的杰出代表——古钢琴。古钢琴所承载的丰富内涵令胡友义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音乐梦想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他意识到,成为职业钢琴家的梦想也许无法实现,但通过古钢琴,他依然能够执着追求自己的音乐世界,依然能够延续自己对音乐的梦想。

       胡友义便是以这种炽热的情感,开始了钢琴收藏生涯。澳大利亚也是个适合收藏钢琴的好地方,当时,许许多多的欧洲人移民至此,他们把象征着家庭文化和地位的钢琴不远万里带到这片土地上。许多澳大利亚的富人,也远赴最著名的钢琴产地——德国和英国,搜罗各种名贵的钢琴,放在家里当做一种“财富与品位的象征”。胡友义自买下第一台钢琴后,又陆续收藏了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的各色钢琴,外观样式从三角、桶形、手摇、脚踏自动演奏到八脚踏板羽管键琴等无所不包。

       在选择藏品的标准上,胡友义有自己的一套严格尺度:不仅要求钢琴是“孤品”“绝品”“善品”,最好还被著名音乐家、精英名流使用过,或在音乐史、钢琴史上实现了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并且要保存完好、精美无瑕、音色丰满,兼具使用和观赏价值。他的“胡氏山庄”也为这些钢琴建起了一个舒适的“家”。收藏钢琴数十载,其中的故事,酸甜苦辣,真是说都说不完。他花重金购下挚友曾在急需用钱之时不得已卖掉的心爱钢琴,以告慰挚友的在天之灵;一位老太太提出出售钢琴前要事先考察他收藏钢琴的地方,并要考虑半年之久,胡友义也一口答应下来;为了一台珍贵的钢琴,他和原主人“磨”了20多年,每隔一段时间就打电话试图说服原主人出售这台钢琴……既有品位,又有真心,胡友义对钢琴的痴恋,就这样在澳大利亚传开,还获得了“钢琴人”的雅号。


回到故乡鼓浪屿建“钢琴博物馆”

       “无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鼓浪屿都是我永远的故乡。我想把毕生收藏的钢琴放在这里展览,是我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搬回家。”对钢琴艺术的挚爱和对故乡鼓浪屿的赤子之心,让胡友义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将自己珍藏的古董钢琴运回鼓浪屿,在岛上建设一座钢琴博物馆。1999年,“居住”在澳大利亚休斯维尔胡氏山庄里的30多架古钢琴开始了远赴亚洲、中国、鼓浪屿的旅程。

       2001年1月8日,当时在中国乃至亚洲都属唯一的钢琴博物馆在鼓浪屿菽庄花园隆重开馆了。这是震动世界钢琴收藏界,震动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大新闻,而新闻的主角胡友义,在接受海内外众多媒体采访时,只说出了这一番出自内心的真情告白——游子的心,总是和故乡紧紧相连的。

       中国第一个钢琴博物馆的开馆,使鼓浪屿这座美丽的“钢琴之岛”更加名副其实了。从开馆以来,参观者就纷至沓来,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成为了鼓浪屿音乐文化的“闪亮名片”。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惊喜激动之余,挥毫留下了发自内心的赞语。他们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有著名的音乐家,也有普通的参观者。在我国享有崇高声望的著名音乐家吴祖强称这座博物馆是“钢琴文化的历史见证”,一位外地游客写到:“不变的音乐,挚爱的钢琴,永远热爱这美的一切。”

       以此为动力,2001年4月20日,胡友义与鼓浪屿签订了钢琴博物馆建设第二期合作协议,又有40多架珍贵的古钢琴随即漂洋过海来到鼓浪屿。2001年12月22日,在厦门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第二期展馆也随之开馆。在钢琴博物馆的来访者中,不乏胡友义年轻时在钢琴的陪伴下学习、生活结识的好友。他们之中有胡友义在比利时学习时期的同窗好友,也有著名的音乐家、钢琴家,有些与胡友义分别多年久未谋面,却在这座具有非凡意义的钢琴博物馆中与他惊喜重逢。这也为这座钢琴博物馆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尽管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藏品在国际上已是首屈一指,可胡友义并未停止完善它的脚步。2003年初,他把收藏在澳大利亚胡氏山庄的100多件造型各异的古钢琴把手运回了鼓浪屿,在钢琴博物馆二馆陈列展出。胡友义又为鼓浪屿运来了一批又一批宝贝古钢琴和精美的古烛台、油灯等。由于新成员的加盟,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家庭成员”到2005年7月已经超过了100架,不仅是名副其实的“百琴园”,也是世界上藏品质量最好、门类最齐全的钢琴博物馆。

       2013年,与古尔达、巴杜拉·斯柯达并称“维也纳钢琴三杰”的音乐大师德穆斯到中国巡演,来到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参观与表演。德穆斯对鼓浪屿钢琴博物馆赞叹不已,并使用了钢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架1888年出产的斯坦威九尺三角钢琴进行了演奏。德穆斯称“这是我在中国演奏最成功的一个晚上”“我感觉很幸福”。他还用这架钢琴为钢琴博物馆录制了一张CD,表达对胡友义的敬意,这让胡友义欣喜又感动。

       如今,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总占地面积已达到2000多平方米,馆藏品达110多架。它凝聚了胡友义的毕生心血,就像镶嵌在“钢琴之岛”上的璀璨明珠,让参观者深深为之沉醉。此后,胡友义又捐赠了风琴博物馆。在他生命末期与病魔抗争的时候,心里还念念不忘鼓浪屿上未完成的风琴博物馆。2013年7月12日,怀着对故乡的牵挂与思念,胡友义在墨尔本与世长辞。

下载鹭风报1514期03版 人物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