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返回鹭风报首页

中国拼音文字运动的先驱者 ——卢戆章

发布时间:2021/03/26作者:本报记者 黄佳畅来源:点击量:8530鹭风报1505期04版 人物

       卢戆章(1854-1928),汉语拼音文字首倡者。字雪樵,福建同安人,清末学者。曾到新加坡学习英语,后参加了《华英字典》的翻译,受教会所制罗马字的影响,对汉字进行改革,创制了中国切音新字,是中国文字改革的先驱。

04-1.jpg

卢戆章



时代潮流促思想  恍发宏愿改汉字

       卢戆章出生之时,正值鸦片战争(1840-1842)失败之后,帝国主义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腐败的清政府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任人宰割。为了救国图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法师西洋”。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之所以被侵略,是因为科学不发达,教育不普及;而科学不发达,教育不普及,是因为识字者少;识字者少,又是因为汉字繁难,不是“切音为字”。

       帝国主义用大炮轰开中国大门以后,厦门首当其冲,成了“五口通商”的开放城市,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纷纷涌入。外国传教士还在厦门首先推出厦门方言教会罗马字——闽南白话字,在闽南一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卢戆章出生地位于今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古庄村。他生于农民家庭,早年丧父,兄弟6人,他排行最小,也只有他一人读书。卢戆章9岁时被送进了私塾,家里人希望他能读出个光宗耀祖的功名来。可惜天不如人愿,18岁时,卢戆章参加科举考试,县试名列前茅,但府试落第,没有考上秀才。

       处在当时“欧化东渐”的时代背景下,卢戆章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认为“求学期以济世,寻章摘句胡为者”,思想开始发生变化。他先是在堂兄卢贞赵家塾执教1年,后又在邻村英埭头执教2年。就在这时,邻村双圳头王奇赏宣传基督教,他一听心甚向往,就和学友洪克昌一起受业于王奇赏,开始研究《圣经》和学习西洋的科学知识,从此“感欧美各国皆拼音成文,便恍然发改造汉字的宏愿”。


寄望教育可救国  苦心研究创切音

       1875年,21岁的卢戆章南渡新加坡,半工半读,辛勤三载。25岁回到厦门,住在鼓浪屿日光岩下的内厝澳,因他既会厦门话,又懂英文,所以“西人习厦话,华人习英文,均奉以为师”。在教学中,他更坚定音字改革的决心,益发猛进不懈。在鼓浪屿,他又应英国传教士马约翰的聘请,帮助翻译《英华字典》。

       当时,外侮内患,国难当头。这激发了正直知识分子的爱国思想。卢戆章注意到4亿人口80%以上是文盲,书面语与口语严重脱离,平民读书识字困难重重。为了实现改革汉字的宏愿,他致力研究漳泉十五音和话音字。漳泉十五音即漳州方言韵书《雅苏童十五音》和泉州方言韵书《汇音妙语》;话音字即厦门话教会罗马字,又称闽南白话字。他“恐漳泉十五音字母不全,于是苦心考究,至悟其源源本本”;又“嫌话音字以数字母合切一字,长短参差,甚占篇幅”。后来,“忽一日,偶触心机,字母与韵脚(即十五音)两字合切,拼法为一母一字合切成音”。从此“尽弃外务,朝夕于斯,昼夜于斯,十多年于兹矣”。有人揶揄他说:“子真撼树之蚍蜉,汉字之圣,一点一画无非地义天经,岂后儒所能增减”?可是他毫不动摇,只是“一笑置之”。

       经过十几年的苦心孤诣,1892年,卢戆章写成了厦门话的切音字专著《一目了然初阶》,书中拟订了他称为“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的拼音方案,提出了“语言一律”的思想。书写成后,他自己手抄全文,自费刻成木版,于1892年由厦门五崎顶倍文斋刊印出版。书面两旁有一对联:“一目了然,男可晓,女可晓,智否贤愚均可晓;十年辛苦,朝于斯,夕于斯,阴晴寒暑悉于斯”,足见其创制切音字的良苦用心。

       卢戆章创制切音字的目的,是要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使祖国富强起来。书中有一幅插图,画着一个读书人握笔苦思,上面写着“思入风云变态中”7个字。“风云变态”就是当时国事动荡、变法图强的时代特点,表现了卢戆章为救国图强而苦苦思索的心态。

       1992年,纪念语文现代化运动100周年座谈会上,与会的专业人士一致认为,100年的语文现代化运动,从1892年卢戆章发表“中国切音新字”起算。《一目了然初阶》是我国第一部语文现代化专著,它的出版,正式揭开了我国语文现代化的帷幕,因为书中的拼音字母叫做“切音字”,所以清末的语文现代化运动就被称作“切音字运动”。

        《一目了然初阶》里还有两个用切音新字厦腔和汉字厦门音注音的英文字母表和英文数码(卢戆章叫“大英吗子”)表。英文数码用的是阿拉伯数字,可见,在推广阿拉伯数字方面,卢戆章也是走在前面的。

04-2.jpg《一目了然初阶》插图

热心推行新知识 不断创新攀高峰

       《一目了然初阶》出版后,卢戆章在鼓浪屿乌埭角和厦门二十四崎脚招集船工、小贩开班教学。他为了鼓励大家习识,还通过考试给予奖赏。实践证明,学习这种切音字,只需半年时间就能写所欲言。一时十分风行,连外国人来学的也不少,都称赞简便易学。由于他热心推行,“有从而问字者,不惜焦唇敝舌以诱之”。

       1893年他又在厦门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阶》的节本《新字初阶》,“又恐推行不广,一刊再刊,毕生汗血之资倾而不顾”。他认为切音字只在闽南各属范围推广未免太狭,为此第二步添拼音通话,增加字母拼成全国通用的国音。他由出版《中国切音字母》,进而出版《中国新学》,又再出版《中华新字》,花费了毕生的心血精力。他将《中国切音字母》一书两次上呈朝廷,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颁行。在恳求朝廷推行《中国切音字母》行不通后,卢戆章把进呈本《中国切音字母》略加修改补充,在上海出版发行,书名改为《北京切音教科书》,另外又出版了一本《中国字母北京切音合订》。在这两本书的书名旁刊印了他的朋友台湾富商林季商题赠的一副对联:“卅年用尽心机,特为同胞开慧眼;一旦创成字母,愿教吾国进文明”。林季商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许地山的内兄,即林祖密,其妹林月森为许地山的发妻。


“戆气十足”传理念  致力文字新发展 

       1913年,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卢戆章以华侨代表的身份,被委派为福建省出席会议的会员,这时他已60岁了,仍不辞辛苦,到北京出席会议。

       回厦门后,他对1906年的切音字母加以修改,又于1915年、1916年先后出版了《中国新字》《中华新字》。邑绅林尔嘉在为卢戆章所著《中华新字》的序里写道:“吾有卢君戆章创为新字,肆毕生精力,以求其所著必传。尔嘉读君所作,知其苦心独造,通俗易晓,故序而刊之,以饷我国民,以告当世有教育之责者”。这一年(1916)卢戆章与林尔嘉筹组中华新字促进会,并拟创《新字月刊》和招生教授新字,后因细故争执而停顿。

       1920年,教育部读音统一会会长吴稚晖写信向驻漳的闽南总司令陈炯明推荐卢戆章说:“闽南欲作文化运动,不可无此君耳!”陈炯明即聘请卢戆章到漳州教授注音字母,此时他已年近古稀。

       同年,卢戆章和林尔嘉组织了“切音字研究会”。卢戆章以研究会的名义拟定《注音字母与中华新字比较表》,列举注音字母的六大缺点,同时设计了一套厦漳泉方言注音字母,叫做“闽南语注音字母”,呈请教育部承认。对此,吴稚晖写信勉励他说:“先生为首创音字之元祖,虽笔画未依尊著,而先生不朽之心思,仍寓于注音字母之中,今之溯源流者,必举大名。是千秋之业,不必在形迹间存矣。”“闽南语注音字母”是卢戆章设计的第四套拼音方案。

       1948年,倪海曙在《中国拼音文字运动时(简编)》一书中说:“卢戆章是中国人中第一个有拼音文字观念和创制拼音方案的人”。

       1956年,文字改革出版社重新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阶》,编者的“内容说明”这样写道:“这是1892年出版的中国拼音文字的第一种方案和第一本著作。我们说中国拼音文字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从这个方案和第一本著作算起……作者卢戆章一生从事拼音文字工作四十年,是中国拼音文字运动的一个先驱”。

       1958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中指出:“从1892年卢戆章的切音新字开始,当时我国的许多爱国人士也都积极提倡文字改革,并且创作多种拼音方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对卢戆章在创制拼音方案方面的历史功绩所作的肯定。

       卢戆章几十年中,不仅在创制拼音方案方面,而且在推广京音官话(即普通话),推行白话口语,采用横排横写,提倡新式标点,使用简体俗字,以及实行分词连写,符号标调和注音识字等方面都在我国开了先河。

       自1892年以来的厦门和全国一样,语文现代化运动不断发展,厦门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推广“官话”(即普通话)和国语的重要意义,先后编写一些读本,并积极从事普通话的教学与宣传。其中的《京腔官话正续散语集》(1911年)和《新出活字快话机》(1920年)还用拉丁字母注音,它们基本上采用威妥玛式,但不完全相同,是清末切音字之后,“五四”国语罗马字之前的两种拉丁字母拼音设计。特别是卢戆章的门生乔仲敏(北京人,早年在厦执教,又是美国在鼓浪屿领事馆的职员),他所著的《新出活字快话机》对北京话音节结构作了科学分析和描写,具有时代语言学的观点,他的拼音设计有许多是和现在的汉语拼音方案完全一致的。从他的书中可以看到,卢氏师生在推行共同语和创制拼音字母方面的相承关系。

       卢戆章长女卢天德,其夫周宗侨,是鼓浪屿英华书院英文主任,也是著名语言学家周辨明的兄长。次女卢天恩(天丽),生子大鹏。因无男孙,后以外孙大鹏为孙,更名明亮。

       卢戆章毕生致力于拼音文字运动,其戆气“可谓十足”。除提倡“统一语言,以结团体”、“认京音官话为通行国语”外,还倡导表音字母化,文体口语化,同时首创横排横写和标点符号,因而被公认为中国拼音文字运动的前驱和我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揭幕人。其为国为民的思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后人纪念和学习。

       民国17年(1928年)12月28日,卢戆章因心脏病发作在厦门逝世,享年75岁,葬于鼓浪屿鸡山。

       今日,游人漫步鼓浪屿环岛路,可见到一座卢戆章铜像,铜像底座采用中英碑文镌刻:“卢戆章,厦门同安人,居住鼓浪屿,语言学家。1892年在厦门首创切音新字,开中国拼音字母之先河,并在推广京音统一语言,推行白话口语、使用简体汉字、提倡新式标点、实行横排横写等方面,贡献卓著,是中国语言现代化运动的先驱。”而铜像背后,那条雕刻着拼音字母和标点符号的500米小石道,一直通向鸡山上的卢戆章墓,朴素的墓碑刻着“发明中华新字始祖卢公戆章佳域”。

参考书目:《语文现代化先驱卢戆章》



下载鹭风报1505期04版 人物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