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闻详情 < 返回
华裔女孩成长故事: 《青春变形记》

发布时间:2022/04/29作者:林小文来源:《南方人物周刊》《看天下》点击量:5531鹭风报1559期04版 专题


       《青春变形记》借助可爱的形象传递出一种朴素的普适的价值观,并试图深入探讨华人的人情与伦理,它虽然简单,却不失为后“全球化”时代一个让人欣慰的寓言。它告诉我们,身份的壁垒最终可以被理解和爱化解。


奥斯卡奖华裔导演作品

       自从皮克斯动画电影《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3月份在Disney+上线后,不少观众就被那只毛茸茸的红色小熊猫迷住了。短短一周内,它的形象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成功“出圈”。

       《青春变形记》之所以在中国的讨论度这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部电影的创作者石之予是一位华裔女性,她曾因探讨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动画短片《包宝宝》获得过奥斯卡奖。

       作为石之予的长片处女作,《青春变形记》将故事的背景放在2002年,讲述了生活在多伦多的华裔女孩小美一觉睡醒发现自己变成了红熊猫的故事。电影除了加入不少中国文化元素之外,还充满了怀旧感,让已经成年的观众看后也很容易想起自己的青春期。

       《青春变形记》并非第一部饱含中国元素的美式动画片,1998年的《花木兰》和2005年的《功夫熊猫》都曾获得全球范围内的成功。不同于这两部作品将中国文化作为“奇观”来展示,《青春变形记》着重展现的是中国式的家庭关系,全片以小美和母亲的矛盾为核心,在族裔和性别议题的交织中,讲述了一个几乎可以作为文化研究样板的成长故事。


女性成长故事

       毫无疑问,《青春变形记》是一部地道的成长片,其英文名“Turning Red”可以直译为“变红”,可以理解为小美因为家族遗传在一定的年纪会变成红熊猫。

       电影伊始,小美出场就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她是一个典型的处处要求完美的移民家庭的小女孩。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才了解到在完美的背后,小美也有叛逆的一面,她和自己的三位好姐妹都是男团组合4TOWN的粉丝,她们梦想有朝一日可以观看偶像的演唱会。

       某天,小美意外发现自己开始对男孩产生朦胧的欲望,她将自己的幻想画了出来。结果被母亲看到,大闹了一通,小美感到颜面尽失……第二天一早,她就变成了红熊猫,更惊人的是,这种“异化”竟然来自母亲家族的传统。

       13岁的小美原本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她无法接受身体的变化,觉得自己变成了野兽,害怕旁人知道,只能躲藏起来。母亲最初以为小美是“初潮”到来,直到发现了红熊猫,才不得不揭开家族秘密,最后还不忘补充一句:小美必须在月圆之日参加法事,将“熊猫”封印起来,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电影看似充满了奇幻色彩,其实反映的是不少女孩成长路上的真实状况,进入青春期后,女孩们面对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压抑不住内心对性的好奇,这个过程与小美遭遇的困境是一致的,只是电影以“变熊猫”这样的桥段强化了这一点。

       有趣的是,小美家族之所以拥有“变熊猫”的传统,是因为祖先新怡在没有男性庇护之后,为了保护族人修成了法术,这种法术传女不传男,具有十分正面的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家族里的女人却对此讳莫如深,认为将“熊猫”压抑下去才是正确的选择。

       电影几次交代,“红熊猫”是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因此是不好的东西,很难控制,可见人们对“红熊猫”态度的变化与父权文化里的“厌女”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谓的“红熊猫”既象征着女性力量,也代表着人们对此的恐惧,所幸小美在朋友的鼓励下渐渐接受了自己的身体,并决定放弃法事,与自己的“红熊猫”共处。

       电影的结尾处,小美和母亲和解,原来母亲也曾有叛逆的一面,为了和父亲结婚不惜与外婆对抗。在新怡的幻境里,小美发现了少女时代的母亲,她们终于结成了女性的共同体。小美以实际行动向家人证明自己拥有强大的控制力,也彰显出新一代女性对自己的接纳。

04-1.jpg


家长的“过度保护”

       《青春变形记》里设定的母女关系很典型。乖女儿+温柔却强势的妈妈,比国产青春剧里动不动就掀桌子摔碗的母女关系更加贴近真实。

       阿茗第一次露面时,甚至是那种最标准的“好妈妈”形象。母女俩一起打扫、做饭,全家人坐在客厅里追肥皂剧,看起来感情好得要命。

       但让人冒汗的气氛,往往隐藏在细节中。比如小美每天放学都要准时回家,偶尔迟到了十分钟,就得准备迎接妈妈忧心忡忡的关爱三连——你怎么啦?受伤了吗?肚子饿了吗?甚至翻美美藏在床下的画作,让人瞬间穿越回被妈妈偷看日记的恐惧。

       影片并没有把妈妈阿茗塑造成“反派后妈”。女儿也不是叛逆少女,而是连得第二名都要沮丧的乖小孩。但正因为这些元素足够“普通”,反而打开了无数观众的青春期记忆。

       那是关于天性如何被规训,自己又是怎么耍小聪明反抗。越到后面,母女俩的相处越让人觉得血压飙升。

       因为误会小美正在经历月经初潮,担心女儿的情绪会不够稳定,妈妈阿茗干脆偷偷跟到了学校。虽然小美当时的表现出的状态确实不稳定,她感到担心也是人之常情,但这反倒让小美更尴尬了,还遭到了同学的嘲笑。

       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小美攒钱去看偶像演唱会的事情最终暴露了。但阿茗的第一反应不是气女儿不听话,反而是去指责她的朋友们“带坏了女儿”。 

       妈妈阿茗对小美过度的保护,那不仅仅是爱,也是一场“以爱之名”的桎梏。父母替孩子做得越多,越容易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孩子在本该分离独立的节点上,却被父母牢牢“攥”在身边,再优秀也容易被影响。

       与其说这片子让人“梦回青春期恐惧”,倒不如说是把真相用没那么残忍的方式撕开给人看。把那些妈妈不会对长大后的孩子重提的,孩子长大后也不愿提及的窗户纸捅破。

       有电影评论是这样说的:“只有东亚人才能共情,因为我们都需要为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待而道歉。”“妈妈为我做了这么多,我对她的唯一回报就是乖一点。”

       成长是自我意识不断扩张的过程,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与父母的认知冲突时,“不乖”就发生了。

       而影片里存在感最强的意象——小美一激动就会变成红熊猫——正是这种不乖的象征。也是被认为需要压抑,但她却怎么都压抑不了的东西。

       在红月仪式里,小美穿越那面审视自我的镜子,试图把代表情绪的红熊猫从身体里“逼”出来。在回头时,她想起了自己变成红熊猫时的愉快感受。最终决定留下自己“不乖”的部分,与自己和解,与父母的爱和解。

       在故事的尾声,“反抗”的主题逐渐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常见的、不出意料的“和解”。

       小美接受了红熊猫,也就意味着她接受了自己的另一个面孔,完成了对于自我的认知和认同。面对妈妈,小美是勇敢的,也是幸运的。不仅保留了全部的自我,也被母亲理解并祝福。

04-2.jpg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小美的华裔身份是这部电影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看点,电影细腻地表现了小美如何在一个跨文化的环境里建立自我认同的过程。最初,小美对自己的变化很自卑,想要躲避所有人,是三个好朋友接纳了她,让她有勇气回到校园。

       让小美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可以变成“红熊猫”的秘密泄露后,她却因此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比起那个事事完美的学霸,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却更喜欢一只硕大的萌熊。不仅如此,小美借助自身优势开发出一系列与“红熊猫”有关的“周边”售卖给同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筹到了购买演唱会门票的费用。

       短短的一周,小美经历了从为身体感到羞愧转变成为自信的过程,还开始身体力行地拥抱代表西方的“商业文明”。其实,正是多伦多这座移民城市的多元文化,让小美的“异化”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喜爱,也让她开始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感到自豪。这种设定固然可以说是一种人为营造的“乌托邦”,却也给出了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处理矛盾和差异时一个温暖的解决方案。

       此外,家庭关系显然是导演石之予探讨的一个“母题”,她的前作《包宝宝》就讲述了一个华人母亲的故事,当她发现自己养大的包子孩子要离开自己的时候,竟然选择将其吞了下去。

       小美是接受西方式教育长大的,她同时也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愿意将业余时间奉献给家族的庙宇。但外婆和母亲却要求小美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让她感到痛苦。电影一开始她就立下了“做自己”的愿望,在结尾处完成了对上代人的叛逆,真正长大成人。

       《青春变形记》借助可爱的形象传递出一种朴素的普适的价值观,并试图深入探讨华人的人情与伦理,它虽然简单,却不失为后“全球化”时代一个让人欣慰的寓言。它告诉我们,身份的壁垒最终可以被理解和爱化解。

04-5.jpg


下载鹭风报1559期04版 专题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