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海外侨讯 / 新闻详情 < 返回
从长崎到东京:中国菜在日本

发布时间:2022/04/01作者:来源:选载自《日本料理的社会史》点击量:3376鹭风报1555期08版 侨居海外


       中国是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悠久灿烂的饮食文化。正如我们了解到的,除农耕这一大技术外,大酱、酱油、豆腐、酒、醋、面条,甚至寿司等,都来自于中国,这种饮食文化被带到日本,给予了我们的饮食文化巨大影响。中餐以悠久的历史传统为后盾,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态。

       中国地域辽阔,由于不同地域的食物生产情况和食品原料大不相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菜系。中国有“南船北马”、“北麦南稻”这样的诊语,以长江为界,华北以牛羊肉和乳制品、面食类居多,华南以鱼贝类等水产品、猪肉、大米为主。口味上则有“南淡、北咸、东酸、西辣”的分别,南方的广东菜、北方的京味菜、东面的上海菜、西边的川菜是有代表性的菜系,表明口味的偏好在不同地域差别极大。

       日本的近世时期,中国人只能局限在长崎居住,明治开放后,虽然可以到横滨和神户了,但他们都是从事贸易的华侨,其饮食的源头,是东面的上海菜系。开放后居住在横滨的美国人、英国人的雇工,是从香港、上海带来的中国人,当然厨师也不例外。

       进入明治时代后,在横滨与神户等地,随着贸易量的扩大,中国商人之外还有大量中国劳动力进入日本。明治三年(1870年)的横滨,中国人的数量从开港时的寥寥百人增加了10倍,达到了千人。中国人大量地涌入了贸易集散地——港口城市。

08-2.jpg东京街头的中华料理店

       横滨和神户就这样出现了中华街,中国餐馆也随之出现。但当时还是面对中国人经营的,不对日本人开放。而且自古以来,虽然有过丰臣秀吉那样企图侵略中国的人,但人们基本上对中华思想怀有景仰之情。

       近世的日本已兴起国学,虽有学者夸耀本朝的优越性,但由于大国中国是文化的源泉,具有异国情调的卓袱料理广受欢迎。一些中国传来的饮食,如正月的屠苏酒、杂煮、七草粥,五月的粽子,以例行节日的形式在日本固定下来。从中国传过来的饮食体系都在日本的餐饮文化中扎下根来,这一点是不能忘记的。

       可是,刚刚进入近代,中国在英国挑起的鸦片战争中失败,改变了自古以来人们对中国的看法。西欧列强在殖民地的统治,大大影响了日本的统治阶层,明治四年(1871年)缔结了《日清修好条约》,两国大体建立了对等的外交关系,但不久以后的日本也踏上了与西欧列强相同的道路。

       终于,两国在朝鲜、台湾的问题上对立加深,终致“日清战争”的爆发。日本进入明治时期后,文明开化取得成功,刺激了对西洋的梦想,虽然同是亚洲同胞,但世人也普遍开始蔑视曾经的大国中国。

       当然“清国”也和日本一样推进西洋式近代化的发展,装备了最新式的军舰。明治二十四年(1891年),代表“清国”近代军事装备的北洋舰队,对神户、横滨进行友好访问,显示其军事实力。7月14日,“清国”在横滨港招待皇族、大臣、议员、军人等登上定远号军舰,举办盛大聚餐会,在那里享用的是豪华的西式立餐宴会。虽然两国都拥有各自的烹饪体系,但在对外交往中,却又不得不附和西洋文明的饮食方式。

       在这种外交形势下,曾经博得好评的中餐不得不低落下来,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的东京,中餐馆只有两家,大概是日比谷的陶陶亭和日本桥的偕乐园。尤其是偕乐园是明治十五年(1882年)开业的高级中餐馆,明治二十八年出版的《实用料理法》中的中餐部分,收录了其食谱。

08-1.jpg被日本化的中国菜:东坡煮

       其餐饮的等级分为上等、中等、普通三类,要求最少4位客人用餐,每人费用分别为1日元50钱、1日元、75钱,上等餐菜看包括:芙蓉燕丝、白汁鱼翅、金钱鸽蛋、鹦鹩崧、水鸭片、炸虾球、东坡肉,再加上点心烧卖和紫菜汤,另外还有6样小菜。偕乐园其不同于长崎的卓袱料理,是真正的中餐,器具与庭园的塑设优美,服务人员礼貌周到,是个绝好的餐馆。

       与明治时期位于横滨的面向中国人开设的餐馆不同,其食客不仅限生意人或高级官员,这是正式营业的中餐馆。但是日本在“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中获胜后,从明治末年(20世纪初)起,迈出了打入中国的步伐。大量的日本民间人士涌入中国,中餐渐渐走进日本人的生活。所以大正时期的日本出现了面向普通大众的中餐馆,尤其在关东大地震后迅速增加。在那之前的中餐主流,是通过横滨传入的广东菜,是用广东话称呼的,不久烹饪用语变为北京话。这意味着开始向北京菜为中心转化。

       丸本彰造在为山田政平译注的《随园食单》所作的序中说,大正时期军队伙食改善之时,丸本曾建议采用中餐,鼓励其继续研究。总之,经过满洲等事情,日本人带回的中餐烹饪法在这一时期广泛传播。中餐馆数量激增,日本人经营的中餐馆也出现了。满洲的殖民地化也为中餐热添了一把火。

       横滨的中华街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只有几家中国面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变成了100多家店铺相连。现今的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餐馆种类,如果算上比萨饼店,就是意大利餐馆,但如果以客人座位数来算,则是中餐店的规模最大。

       当然这主要依靠华侨的支持了,在欧洲,有一些东南亚人也像模像样地经营中餐馆。但在日本,因为历史背景,很多日本人有在中国生活的经验,中餐的日本化也很明显,与在其他国家红火的中餐馆相比,多少有些不一样。

下载鹭风报1555期08版 侨居海外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