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风报 国内统一刊号 CN-35(Q)第0003号

创刊于1956年,发行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副刊 / 新闻详情 < 返回
新米粥

发布时间:2021/08/27作者:涂添丁来源:《泉州晚报》点击量:5524鹭风报1527期08版 副刊

       煮稀饭应该是烹饪食品中最简单省事的,将适量米和水放入高压锅中,煮二十分钟,就成了。很多闽南人都习惯将米粥作为餐食,并且信守身土不二,固执地认为本地稻米,特别是六月产的新米,煮出的新米粥,口感好,味道香。

       在我的家乡,这个北纬24.95度的小镇,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水稻生长,一年能产两季。水稻对生长的环境要求不高,给足水分和阳光,就能丰收在望。收获的季节,成片金灿灿的稻子会给人千重浪的感觉,原野中则弥漫着稻香。

       大多数植物向阳而生,水稻尤甚,阳光赋予水稻源源不断的生长动力。立春过后,农人就开始插秧,初春的大地,乍暖还寒,但阳光开始暖和起来,秧苗借助阳光的力量抬起身子呼呼地往上冲,开启了水稻的一生,直至抽穗,结出谷子。

      阳光不仅助长了水稻,也成就了稻香。收割后的稻谷还要经过太阳的暴晒,才算功成。晒稻谷的时候,要将稻谷推平,然后用脚或八爪耙将稻谷推成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以此增加稻谷接受阳光照射的面积,晒够,再翻动一下,让埋在里面的谷子翻到向阳的一面来,循环往复,待谷子飘出充满阳光香气后,用嘴咬下去,能清脆地变成两半,谷子才确定晒干。

       富有经验的老农对我说,是阳光决定稻米质量,进而影响到粥的味道,光照充足的地方产出的稻谷与光照稀少的有很大不同,甚至是同地块稻田,晴天收割的与阴天收割都会有不同,晒够与晒不够也会差很多。光照越足,晒得越够的稻米,煮出来的粥,越香。

      夏天的故乡,阳光毒辣,燥热无比,太阳西下后天气才能转凉爽些。每当傍晚来临,母亲总会煮好一锅新米粥,拎出一把凳子坐在门口,就着夕阳,等待归家的人,也在等着南来的风将粥吹凉,然后就着咸菜喝上几碗稀粥,心满意足,算是用完晚餐了。

       有时我觉得老人家的生活真是乏味,一日三餐,有两餐吃的是稀粥,这样的日子惬意,却也有几分沉闷,不由自主地让人怀想起那些能吃上美味佳肴的日子,忍不住力劝母亲改变一下,吃点别的,但母亲坚持认为喝粥清清爽爽,沁人心脾,唇齿留香,是人生一乐。

       如今,母亲已经如稻种一样长眠于大地,像家乡那些稻子完成了风吹日晒雨淋的一生。而现在的我,在炎炎夏日的傍晚,也如母亲一样,煮一锅应季的新米粥,炒点菜肴,然后静候家人归家。

       实际上,生活没有想象中那样不堪,完全可以如水稻一样,不需要索取太多,向阳而生。平凡的百姓生活,也不纷繁复杂,选择极简的生活方式,也能心安理得享受到人生的快乐,又充满活力。

       岁月的脚步从未停歇,每一个日子都似曾相识,愿每一个生命在阳光的指引下,恋上新米粥,生生不息。

       路过村庄或田野,如果有稻子,我能发现。稻子黄了,有股稻香,我能闻到。


下载鹭风报1527期08版 副刊
相关新闻

要闻|专题|侨乡动态|海外侨讯|人物|副刊|热点专题|数字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 厦门鹭风报社 闽ICP备19003249号-1 CopyRight © Xiamen Lufeng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厦门市新华路78号华建大厦7楼鹭风报社 邮编:361003 投稿信箱:lfb1956@126.com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375号

鹭风报 扫描二维码关注鹭风报
随时随地收看更多新闻